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58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75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28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许多行政诉讼与刑事自诉相冲突的情况,相关法律及其司法解释对此问题没有作具体规定,导致了司法实践中的混乱。借鉴域外经验处理行政诉讼与刑事自诉的关系时,应当遵循“审判前提问题”这一原则:如果某种诉讼应以另一种诉讼的结果为依据,就应该(或可以)中止该诉讼,等待另一种诉讼的裁判结果,并以此为据恢复诉讼并进行裁判。  相似文献   
62.
毒品案件的侦查同普通刑事案件有明显区别,而与侦破危害国家安全的特务、间谍案件有类似之处。实践中,对如何认定当事人对其持有的毒品是否“明知”;毒品案件当事人反驳指控应否承担部分举证责任;如何区分“运输、贩卖”和“非法持有”;如何使用技侦手段获取的证据;缉毒警察是否应当出庭作证;如何对待“诱惑侦查”;如何对待打“预谋贩毒案件”;如何纠正偏重口供的倾向;如何落实“坦白从宽”政策;对于运输毒品罪判处死刑应否从严控制;地区管辖可否增加破案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关键同案人未归案的,办案期限能否放宽等问题存在着难点。可借鉴国外的有关法律规定和通行做法,并结合我国国情,修改有关方面的立法。同时,侦查部门应转变观念,改进方法,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63.
“测谎仪”以特殊作用机理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世界各国对“测谎仪”及测谎技术的考量,不难发现各国对“测谎仪”的使用存在不同的看法.这也加剧对“测谎仪”适用的争议。针对司法实践中对“测谎仪”的诘问,客观、理性的做法是:加强对“测谎仪”使用的法律规制.使其运用规范化、科学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64.
侦查目的论探讨的是侦查程序与后续的起诉和审判程序的关系。关于侦查目的,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即审判准备观、公诉准备观、侦查独立观。由于诉讼价值观和诉讼结构的影响,我国在侦查目的上实际上奉行的是审判准备观,这使得我国的侦查程序在设计和运作上存在着诸多硬伤,亟待通过新型侦查目的观的塑造予以变革。  相似文献   
65.
侦查实验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侦查学原理中必须涉猎的内容,侦查实验在诸多方面尚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对侦查实验的界定,侦查实验的分类,侦查实验与审判实验和审查起诉实验的异同,侦查实验的法律规制等相关理论问题的粗浅探讨,希望对其理论甚至实践操作体系的日臻完善,能有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66.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司法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在理论上和实务对检察权性质的不同争论而导致对检察机关的定位有分歧,其主流观点认为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把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有其历史、现实等方面,但把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有其弊端,对我国的法治实践尤其是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造成了负面影响,有必要对检察机关的定位进行反思。根据检察机关承担的主要职能并借鉴世界通行做法,应把我国的检察机关定位为国家公诉机关。  相似文献   
67.
以支持起诉、监督起诉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为表现形式的非公诉方式是检察机关以非公诉方式参与民事诉讼的适当方式,它既有现实需要的必要性,又有理论上的正当性。在确定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范围时,一定要把握保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需要这一基本原则,在参与方式上注意其自身的形式和程序要求。  相似文献   
68.
近年来,网络环境下的诽谤案件几呈井喷之势,令司法机关遭遇诸多困境。文中从网络诽谤的特点入手,重新梳理相关法律规范。作者认为,相较于传统诽谤行为,网络诽谤行为的入罪标准应更为严格,应更多地采用民事手段规制;对"公众人物"的网络言论一般应排除在诽谤罪之外,公诉手段应受到严格限制。  相似文献   
69.
公诉环节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对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公诉环节风险评估机制具有容纳冲突、预测风险等内在价值,通过明确和规范其适用程序、责任追究机制及完善内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释法说理等工作可以构建科学、合理的公诉环节风险评估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70.
羁押是指判决生效执行前的一种持续限制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人身自由的特殊强制行为。它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了诉讼的正常进行,但对于人权的侵害却是非常严重的。文章分析了司法实践中在审查起诉阶段出现的隐形超期羁押的现状以及监督难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