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1篇
  免费   64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126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63篇
法律   588篇
中国共产党   500篇
中国政治   838篇
政治理论   242篇
综合类   16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近年来,工程建设商业贿赂犯罪案件数量增加,呈上升态势,及时破获此类案件是经侦部门的全新课题。本文分析了工程建设商业贿赂犯罪案件的表现,找出其特点,着重探讨了如何破获此类案件的侦查方法,以求服务于侦查实践。  相似文献   
122.
良好的编辑职业道德是做好学报编辑工作的前提,但是学报编辑职业道德建设受到多种因素的困扰。文章分析了当前学报编辑工作中的道德失范现象及其成因,并提出如何加强学报编辑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3.
人本化德育是当前德育发展的趋势,在德育过程中它强调人的主体性、人的自我价值,并从个体的自我需要出发进行道德教育,从而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因此,从人本化德育的本质入手,探讨新时期大学生人体化德育的构建模式,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4.
文化的现代转型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河北文化追求的现代性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公正的现代性,文化主体对河北传统文化的自觉认知是文化现代建构的基础,博采众长、开拓创新是行河北文化的现代建构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5.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教育的重要载体,创建校园心理健康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对广大高校校园心理健康活动情况的调查,心理健康活动的主要方式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不同活动方式,创建品牌化的校园心理健康文化。  相似文献   
126.
公安队伍职业化建设是公安工作走向现代化、社会化的一个必然变迁过程和形态,具有相对严格的构成要素。推进公安队伍职业化建设,必须大力加强政治建警,理顺组织管理体制,健全教育培训机制,优化监督惩戒机制,推进公共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7.
公安院校学报工作现代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信息化的大势所趋。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和现代化的编辑理念是实现学报工作现代化的前提条件。现阶段公安院校学报工作的现代化建设,应以构建现代化的信息收集、存贮、应用系统,现代化的编辑、校对、排版系统,现代化的学报工作管理系统,现代化的学报传播系统为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28.
执政安全与党内民主建设中的风险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护执政安全,防控执政风险,是执政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执政党的执政风险可能来自多个方面,其中包括执政党自身的民主建设状况,故必须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发展党内民主.如果在党内民主建设中出现原则性偏差或措施失当,有可能在党内造成思想多元、成员分层、组织分派、政治权威降低等,从而削弱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而威胁党的执政地位和党的生存发展.因此,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时,必须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并从目标、方向、道路、制度、程序等方面着手,探索出一条增量式、渐进式的党内民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9.
日本、印度金融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印度两国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有多种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如日本的农协、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印度的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等,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贷款、担保等服务,确保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需求。日本、印度的金融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实践给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0.
Research on European identity focuses mainly on majority populations in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without differentiating among specific population groups and generations, and, above all, disregarding ethnic minority groups living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This paper addresses this gap by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identity among three ethnic minority groups in Lithuania: Belarusians, Poles, and Russians. Theoretically, the project is based on the instrumental approach, which argues that European ident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rceived benefits from “being European,” and on the cultural approach, which holds a common history, ancestry, and culture responsi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identity. Existing research has, above all,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instrumental considerations. Analyzing qualitative interviews collected in the FP7 research project “ENRI-East,” the paper compares how young and adult members of ethnic minority groups construct European identity due to “instrumental” and “cultural” consider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instrumental and cultural considerations are relevant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identity depends on which age group or ethnic minority group an individual belongs t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