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2篇
  免费   81篇
各国政治   25篇
工人农民   110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4篇
法律   1160篇
中国共产党   67篇
中国政治   382篇
政治理论   80篇
综合类   92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袁曙光  张静 《青年论坛》2009,(1):104-107
我国刑诉法规定了犯罪嫌疑人面对审讯人员的审讯:“应当如实回答”的义务,使其在刑事诉讼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是否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由“口供本位”转向“物证本位”,彻底改变目前的侦查模式,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2.
我国在被害人权利的保护与救济方面,存在着诸多失衡与不足等问题。目前,这些问题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何解决权利平衡视野下被害人保护的问题,既是完善和谐司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3.
王军波 《中国发展》2009,9(3):58-61
征地工作事关国家经济建设和农民切身利益。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目前土地还是农民生存保障之本,征地过程中如何确保农民合法权益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题。该文通过分析中国征地制度存住的问题,从保护失地农民权益的角度,提出了要严格规范土地征用、完善补偿机制及规范土地交易市场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4.
洪泽湖是江苏省淮安等城市主要的水源地,由于受到淮河等人湖客水和流域内工业、农业与城乡生活污水影响,湖水水质已经下降为劣V类,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水源地水质要求。加强洪泽湖水源地保护刻不容缓。该文在对洪泽湖水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法规、机制、管理等多方面提出了加强洪泽湖水源地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5.
民间对日索赔与中国实施外交保护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权的推动,传统外交保护的国家自由裁量特征开始发生转变。这既是义务限定,也是权利工具。至于民间对日索赔,中国政府无论是在法理基础上,还是在政治基础上,都具备了实施外交保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6.
我国的<劳动合同法>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做了重大改变,引起许多争议,有必要对其进行法律探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符合社会法理念,在强制续签、解雇保护、违约责任等制度设计上应区别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同时在相关法条的可操作性方面仍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07.
社会保障权是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国家和社会给予物质帮助的权利.社会保障权既是社会权利、经济权利,更是宪法权利、基本权利.确立社会保障权的宪法地位对于发挥其保障作用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08.
在民法之外,重新构建一个仅适用于刑法中财产犯罪法益保护的判断标准,既无必要也不现实。财产犯罪法益保护扩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入罪,不论是“利益的法益化”还是“管理的占有化”,都是以保护法益之名行扩张犯罪圈之实。犯罪圈的不当扩张,不仅会有损整体法秩序,还会弱化乃至消解法益甄别法与不法的机能。部门法之间的紧张关系在任何法律体系下都是无可避免的,民法典编纂为解决“刑民倒挂”问题以及增加法秩序统一性原理在刑民之间的衔接度提供了重要契机。为此,应重新梳理刑民之间围绕财产、占有、管理等方面的争议问题,将民法所确定的财产法益内容作为财产犯罪法益保护的基本依据,并允许刑法根据财产犯罪的特点对法益保护范围作出适当调整。这样做的目的不是通过民法给刑法套上枷锁,而是在遵循法秩序统一性原理的基础上达成应有的刑民共识。  相似文献   
109.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cy interventions by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nd de jure labor rights. Combining two novel data sets with unprecedented country-year coverage – leximetric data on labor laws and disaggregated data on IMF conditionality – our analysis of up to 70 developing countries from 1980 to 2014 demonstrates that IMF-mandated labor market policy measures significantly reduce both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labor rights. Once we control for the effect of labor market policy measures, however, we find that collective labor rights increase in the wake of IMF programs. We argue that this result is explained by the impact of union pressure on governments which, in such a context, are imbued with the policy space to respond to domestic interest groups. The study has broader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as to whe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re effective in constraining governments’ choices.  相似文献   
110.
马克思的劳动关系理论对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劳动关系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劳动关系内部权力结构及处理机制所发生的变化使劳动关系出现了极其严重的权力与利益分化,当代劳动关系的复杂性远远高于马克思所描述的19世纪的资本主义劳动关系。在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关系的理想模型中,不存在由劳权缺失所引发的矛盾、冲突与分化。在这种理想的劳动关系尚未实现的情况下,劳权保护机制是不能缺失的。在劳动关系内部,保护雇佣劳动者劳权的唯一途径依然是减弱资本优先权和管理优先权对劳动关系的过度控制。在劳动关系外部,完善的公共保障体系则能够同时保护雇佣劳动者和非雇佣劳动者的劳权。随着非雇佣劳动者数量的增长,劳权保护将对公共保障体系形成更多的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