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92篇 |
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21篇 |
工人农民 | 68篇 |
世界政治 | 36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43篇 |
法律 | 413篇 |
中国共产党 | 71篇 |
中国政治 | 174篇 |
政治理论 | 183篇 |
综合类 | 39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90篇 |
2013年 | 121篇 |
2012年 | 97篇 |
2011年 | 94篇 |
2010年 | 91篇 |
2009年 | 71篇 |
2008年 | 97篇 |
2007年 | 88篇 |
2006年 | 89篇 |
2005年 | 85篇 |
2004年 | 74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01.
食品安全领域黑名单管理措施的可诉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地陆续开始在食品安全领域使用黑名单管理措施,通过对黑名单的管理来加强对食品安全生产经营者的重点监管.但在黑名单管理措施受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青睐的同时,我们应思考这种管理措施的性质,特别是经营者对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将其列入黑名单的行为,能否提起行政诉讼,尤其需要探讨.根据各地关于黑名单管理措施的规定,可以将食品安全领域的黑名单管理措施分为两种,一种是行政处罚行为,另一种是行政事实行为.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事实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但是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可以对行政事实行为提起行政赔偿诉讼.行政处罚行为属于我国《行政诉讼法》明确列举的受案范围,可以对此种类型的黑名单管理措施提起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302.
“风险社会”理论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民主的体制下应对新的社会风险,而不是通过扩张与公民基本权利相对的国家权力来解决这一问题。在“社会风险”理论者看来,无限制扩充国家权力来抵御社会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刑法应对风险绝对不是通过确立风险刑法的模式来强调刑法的恐吓性。我国当前刑法理论所说的“风险社会”实际上不是“风险社会”论意义上的风险社会,而是通喻社会风险,有时还包括“人为风险”。“风险社会”理论不能直接为风险刑法奠基。抽象危险犯本身作为一种立法拟制的结果,无法为风险刑法提供适当的支撑;行为无价值理论更是以客观主义为基础,与风险刑法的理论基础并不契合,无法在客观归责理论中获取共识。风险刑法的实质是刑法威吓作用在新时期的重新泛滥,是对合法性原则的突破。信守刑事政策和法治的底线、厘清刑事政策与刑事法治的关系才是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303.
Alex Piquero 《心理学、犯罪与法律》2013,19(3):193-215
Abstract Although neuropsychological deficits have been linked to antisocial behavior, theories of crime have been slow to develop formal processes and predictions for neuropsychological deficits. One recently articulated theory, however, places emphasis on the influence of neuropsychological vari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tisocial behavior. In her developmental taxonomy. Moffitt outlines a theory of antisocial behavior that rests on the presence of two groups of offenders: life-course persisters and adolescent-limiteds. Both groups occupy distinct etiologies for antisocial involvement and are believed to engage in different antisocial activities. One of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s the role that neuropsychological deficits play in the production of antisocial behavior. Moffitt hypothesizes that neuropsychological deficits are predictive of antisocial involvement for life-course persisters but not for adolescent-limiteds. Using data from the Philadelphia portion of the National Collaborative Perinatal Project, proxy measures of neuropsychological deficits are used to predict four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of life-course persistent offending. Results support Moffitt's hypothesi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or neuropsychological test scores and life-course persistent styles of offending. 相似文献
304.
犯罪学是一门兼具综合性与交叉性的新兴学科,自其诞生以来,相关理论问题争议不断.其中,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一直以来就是学者们热议的话题,尤其在我国犯罪学的转型时期,该问题更需亟待解决.犯罪学不再局限于以传统的个体行为或个体现象作为其研究对象,而是立足于从宏观的视角认识其研究对象,将其固化为一种特殊的系统现象,同时采用科尔曼的“系统行为内部分析”说作为分析犯罪学研究对象的方法论,把群体现象或群体行为作为犯罪学微观上的研究对象,旨在实现犯罪学研究的宏观与微观、系统与要素的结合,从而全面认识犯罪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305.
我国物权法关于占有制度的立法也只有五条,为了更好地促进立法的进一步完善,必须对占有制度本身所具备的价值进行全面的研究。占有制度产生的初衷就在于止暴安良,维护社会的和平与秩序;先占、时效取得制度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占有制度划定利益、分配利益、调整利益,确保社会秩序;人们按占有制度设立的模式去行为,可以形成秩序,并形成对其行为的合理的预期,避免了整个社会的混乱状态。 相似文献
306.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机动车一方、行人等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注意义务都给予了明确规定.然而,“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模式的产生给该法律中规定的机动车损害赔偿归责原则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体现法律的公平理念,机动车损害赔偿领域应构建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并存的归责原则体系,即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责任限额范围内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在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外采取过错责任. 相似文献
307.
原因自由行为可罚性之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因自由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故意或过失使自己陷于无责任能力状态,并在此状态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刑法中的行为理论,在原因自由行为中,结果行为不具有刑法意义,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原因行为才应当被认定为实行行为。 相似文献
308.
行政行为理论是行政法学理论上的核心问题。关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被撤销、变更或被废止,理论界至今争论不止,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309.
论我国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建立——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我国破产法是否应当包括自然人破产制度,学界观点不一。从《破产法》(草案)中可看出,合伙的破产能力得到了认可,但却未赋予自然人有破产能力。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试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加以分析,主张在我国应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 相似文献
310.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childhood sexual abuse creates many long-term psychological difficulties, which may impair social behavior. These problems include anxiety, fear, depression, self-hatred, alienation, and suicidal tendencies.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childhood sexual abuse would produce impaired social behavior in adults sexually abused as children. Two hundred and twenty-two male and female introductory psychology student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anitoba completed the Rand Corporation's Social Health Battery amplpar1978amprpar;, Linn's Social Dysfunction Rating Scale (1969), and a shortened version of Finkelhor's Sexual Victimization Survey (1979). Participants who experienced childhood sexual abuse exhibited impaired social behavior, which included fewer friends and social contacts, and more social adjustment problems.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ho experienced sexual abuse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