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30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篇
法律   67篇
中国共产党   66篇
中国政治   67篇
政治理论   62篇
综合类   14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Varied curricula among public school districts within the same state often result in localized core courses and high school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This inconsistency makes it difficult for highly mobile students–who make frequent non‐promotional school transfers during the school year–to obtain full or partial credit for successfully completed coursework, hindering progress toward graduation and increasing dropout rates. While student mobility permeates all communities, it is particularly devastating to some of the most vulnerable children in our society, including homeless children, foster youth, children from low‐income and single‐parent households, migrant students, youth in juvenile correctional facilities, and children of military families. Current federal legislation addresses only some of these groups, leaving many students underserved by the education system. This Note advocates for states to adopt legislation that specifically requires a standardized credit‐recognition system, allowing schools to award full and partial credit for coursework completed elsewhere within the state. Specifically, it add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keeping highly mobile students in their schools of origin, when it is in their best interest. It further focuses on the need for state and local policies to require school districts to award and accept full and partial credit for coursework completed in another in‐state school district.  相似文献   
302.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两极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其结果是在居民收入普遍提高的同时,个人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为了防止走向两极分化,国家在制定政策时,要注意反对两种倾向:一是把收入差距拉大与两极分化相等同,以牺牲效率为代价,重新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另一种倾向是对收入差距的拉大熟视无睹,甚至忘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结果走入两极分化的死胡同。国家应从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等方面入手,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建立高效公平的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303.
当代青年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引领和预示着整个社会的消费方式。而目前青年的透支消费方式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方式之一,并且还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社会应对当代青年的透支消费行为给予正确的对待和引导。  相似文献   
304.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当今世界引人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家庭则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发地.(一)家庭结构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首先是家庭结构小型化而产生的隔代教养问题;其次是家庭结构的缺陷问题;最后是病理家庭问题.(二)家庭教养管理形式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教养管理的自由型;教养管理的严厉型;教养管理的溺爱型.(三)家庭人文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家族成员的教育素质;家庭成员的道德修养;家庭的经济状况;家族成员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05.
浅析电子商务时代的女性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今天,女性这一市场经济中重要的消费群体,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变身动向、挑战动向、自立动向、即时动向、愉快动向。我们应针对这些新动向,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以推动电子商务时代的女性消费。  相似文献   
306.
职务消费货币化由于其先天不足,难以承载改革发展的重任。其悖理主要体现在:一是人为地混淆和模糊了职务消费和私人消费的界限;二是其产生的结果与提出这一举措者的初衷背道而驰;三是该项举措的可行性也令人担忧。对公职人员职务消费泛化行为的产生与蔓延要想给予有效的掣肘,必须针对职务消费泛滥产生的原因,构建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07.
通过调查分析得知,本世纪初郑州市居民消费已步入以住、行为主的时期;对居民整体边际消费倾向分析表明,政府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刺激消费;从收入需求弹性分析来看,要引导、培育居民新的消费热点。  相似文献   
308.
高校贫困生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显示,成都地区贫困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中,贫困生的必要消费支出严重不足,勤俭节约是消费观念的主流,他们很少进行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其自强奋斗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高校一方面要提升和扩充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和拓展贫困生自强奋斗教育,以促进其消费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309.
加入WTO对国内消费热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居民消费心理稳定,消费结构也随之升级。以住宅、汽车为主,以家居装饰、电脑电信、教育和旅游为辅的新一轮消费浪潮正在形成。加入WTO后,对消费热点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10.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政府为先导,结合中国国情制定正确的实施策略,是成功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环节。政府从全局出发,立足国情,进行正确的策略选择,不仅有利于形成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建设模式,也为企业、社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