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43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67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129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研究《共产党宣言》,必须有一个发展反思的向度。从时代的客观立场看,由资本自由竞争向垄断帝国主义转向,经过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如今已进入和平发展的新时代;从主体的价值追求看,资本的扩展使人类共同面对的发展问题更加突出;从国际关系看,各国之间的矛盾冲突更强化了合作、和谐世界建设和科学发展的价值。资本权威的强化以及不断走向社会化的趋势,更加突出了《宣言》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2.
古风 《思想战线》2001,27(6):63-66
意境与当代审美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近代学者梁启超和王国维的努力,完成了意境由近代向现代的转换,进而成为当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当代美学体系的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意境在当代审美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对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传统美学资源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33.
悲剧是通过矛盾冲突,描绘人们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描绘美好正确的东西受到摧残、失败或者毁灭。它强烈地激起人们悲哀、愤怒的情感,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20世纪80年代,悲剧意识开始重返越南文学创作舞台,为文学带来了崭新的面貌。由于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生活变得丰富、复杂、紧张起来。正是现实生活中充满悲剧色彩的典型矛盾与冲突打开了作家们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34.
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历程是从农村改革开始的。农村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改革最具标志性的改革举措,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农村改革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创立,农村改革还要不断深入和扩展。认真回顾中国农村的改革开放历程,对今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35.
论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奇迹的解释应从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出发。近代以降,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先后出现过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三种进步的价值观。目前中国社会的多元化是三种价值观相结合释放出来的正常历史进程。只有以社会主义为主导的三种价值观相结合的综合意识形态作为主流价值观,才能适应、应对和处理多元社会的矛盾或要求,因为它体现了当代中国所需要的社会正义、民族大义和市场公正。社会主义政策的出发点始终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36.
目前网络文化中"囧"字流行,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认为,"囧"字的流行,体现了当代青年人思维模式中偏好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特点,并从文化心理学角度分析了这样两种思维偏向的原因。  相似文献   
37.
牛月永 《桂海论丛》2010,26(4):22-2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在建设学习型政党背后真正起作用的力量离不开政党文化的建设,建设政党文化对于构建学习型政党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重要的是要通过对何为"政党文化"和政党文化的价值进行分析,并采取系列举措推进政党文化建设,进而推进学习型政党构建。  相似文献   
38.
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最新的马克思主义,尊重继承和发展创新了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成果,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和原则,对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实践做了系统的总结和理论升华。科学发展观把社会和谐、以人为本作为当代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加以把握和认识,提出着重关注民生、又好又快发展、共享发展成果、制度体制保障等一系列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彰显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39.
乡规民约的法治功用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乡村组织存在之日起,乡规民约便产生和不断衍生发展,并在传统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纵观历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然不能忽视乡规民约的价值和作用.回顾乡规民约产生的历史,揭示乡规民约的伦理性特点和法治功用,提出乡规民约的当代价值,旨在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村民自治的新途径,期望在健全和完善乡规民约的建设中,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阐述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与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一系列原则问题,为确立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党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重要论断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丰富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