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5篇
  免费   31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4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320篇
中国共产党   100篇
中国政治   200篇
政治理论   73篇
综合类   49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祖国大陆的环境法学者开始从加害人的民事责任或国家对加害人的民事制裁的角度对环境侵权进行研究,主要着眼点多为无过失责任原则、因果关系推定、举证责任转移、责任方式、救济制度等。但是,对于环境侵权的类型这一前提性问题的探讨,则不够深入全面。本文综合民法、环境法、行政法和国际法的内容,尝试提出“环境侵权的层次性”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942.
关于物上请求权是否适用消灭时效的问题 ,各国民法存有多种立法例 ,理论上亦是众说纷纭。而制度适用的矛盾只是深层次的制度价值冲突的外在表现 ,矛盾的化解也只能求诸价值冲突的妥善解决。解决价值冲突应坚持法的基本价值优先实现原则。物上请求权应适用消灭时效 ,但对具体的物上请求权应区别对待 ,即适用消灭时效的类型仅限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和恢复原状请求权 ,而不包括排除妨害请求权和妨害防止请求权  相似文献   
943.
李继武 《理论学刊》2004,46(12):29-33
人的全面发展既表现为个人的全面发展 ,又表现为人类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这两个方向 ,既有同一性 ,又有差异性。其同一性表现在它们的内容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在关系上 ,它们构成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结 ,相互制约 ,总趋向接近一致 ,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人类的全面发展又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结果和归宿。其差异表现在 ,两者全面发展的具体内容并不完全一致 ,这是因为两者的参考系不同 ,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个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 ,人类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动物的片面发展而言的 ;而在关系上 ,两者有时呈现对立性甚至对抗性的状态  相似文献   
944.
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 ,从字面上看有“自然法”之意 ,但绝没有西方“自然法”之内涵。因为无论是从它本意和追求的理想社会来说 ,还是从其崇尚的治国方略上来看 ,“道法自然”思想与西方的“自然法”思想都是截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945.
本文从宗教学关于宗教起源和发展的理论出发,分析了菲律宾民族原始宗教产生的动因、发展阶段与特点,说明在16世纪天主教传入时期,菲律宾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处于宗教发展的低级形态,为天主教在菲律宾大部分地区的迅速而广泛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契机。  相似文献   
946.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自古有之 ,我国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人之辩”就是一场关于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争 ,在西方也有类似的讨论。但是 ,随着科学和知识的发展 ,人类中心主义在相当长的时间成为统治人们的精神枷锁 ,以至使人类走上了一条不能持续发展的道路。人们真正从理性上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是在全球性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已经出现的今天。然而 ,要真正按照这种理性认识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又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还需要做出艰辛的努力。  相似文献   
947.
刘小云 《桂海论丛》2002,18(4):54-56
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 ,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核心理论问题。建国后 ,党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定性分析出现多次反复 ,文章拟探求其因果 ,以启迪后世  相似文献   
948.
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不断向前演进,有其不同层次、起不同作用的社会发展动力.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在世界发展新形势下对当代社会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9.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干群矛盾 ,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 ;必须加快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干部和群众的整体素质 ;必须加强廉政建设 ,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  相似文献   
950.
“内在价值”的含义与环境伦理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星亮 《思想战线》2000,26(5):7-12
在对"内在价值”进行描述和解释的时候,人们有不尽相同的认识.环境伦理学家对这个概念起码有三种不同用法.然而,按照刘易斯的价值分类法,所有环境伦理学家的"内在价值”概念的使用都是某种误会.实际上,所谓"内在价值”就是人的实践能力(创造)及这种能力的自我肯定(幸福).面对生态、能源和环境的全面危机,环境伦理学首先要解决的不是简单复述某些传统伦理,而是建立新的现代伦理,并对人自身的价值及其艰苦卓绝的创造价值过程有比较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