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44篇
  免费   742篇
各国政治   504篇
工人农民   821篇
世界政治   4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99篇
法律   4192篇
中国共产党   1056篇
中国政治   2862篇
政治理论   1476篇
综合类   733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479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342篇
  2017年   341篇
  2016年   413篇
  2015年   406篇
  2014年   1113篇
  2013年   1570篇
  2012年   1283篇
  2011年   1358篇
  2010年   1248篇
  2009年   1363篇
  2008年   1406篇
  2007年   1383篇
  2006年   1400篇
  2005年   1227篇
  2004年   1174篇
  2003年   963篇
  2002年   836篇
  2001年   654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71.
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引发了人员迁徙浪潮和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犯罪率和重新犯罪率呈持续攀升,并突破历史的高点。人员迁徙,社会管理保障不配套,引发犯罪和再犯罪;教育滞后,低素质面临高诱惑、强竞争,引发犯罪和再犯罪;道德缺位,导致亚文化盛行,行为内控力、制约力弱化,放纵犯罪和再犯罪。改造罪犯压力剧增,监狱在解决自身矛盾中工作没及时调整到位,难以有效扼制重新犯罪和大要案的发生,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突出而尖锐的问题。  相似文献   
872.
夏立平  钟琦 《国际展望》2022,(1):38-53+158-159
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是共生理论与系统理论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全新框架体系,可以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分析范式和理论依据。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一个大系统中的共生体,必须从全球的角度来构建命运共同体。国际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即对立的统一。全球体系内部与中国周边体系内部的互相依赖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相互依存是指相互依存的双方都从关系中受益,而消极的相互依存是指任何一方对相互依存关系的破坏都可能给另一方甚至双方带来损失。构建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共生体系高级阶段的目标。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的相互依存论决定了优化中国周边体系以实现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以相互尊重为前提,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应成为构建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三个关键要素。我们应以此来推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进而建立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873.
促进社会公正、构建社会和谐对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公现象,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有其客观、主观两方面的原因;应在正确分析和理解原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坚持正确的思想观念与具体行动措施相结合,治标措施与治本措施相结合,减少甚至消除社会不公现象,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874.
台湾银行业十分关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为大陆银行更好开展小微金融提供了借鉴。据此,本文探讨两岸银行业小微金融的合作模式及如何开展合作。首先,本文分析台湾银行业在大陆的投资布局,认为台湾银行投资大陆以开设分支机构为主。其次,本文从技术合作、业务合作和股权合作三个角度探讨两岸银行业小微金融合作模式,并以路桥为例探索两岸银行业小微金融如何开展合作。最后,本文提出推进银行业小微金融合作应采取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875.
罗冠男 《政法论坛》2021,(2):129-137
基层社会治理对于整体社会治理起着重要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基层治理中,形成了一套圆融自洽、顺利运行的法律机制,其中蕴含了我国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宝贵经验.传统儒家法与道德相混成,一直将道德教化作为重要的社会治理手段,德治与法治相结合;而基层的自治制度,不论在立法还是司法上,都为国家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  相似文献   
876.
大部制顺应了市场经济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它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与服务型政府职能相一致的政府组织体制,是与西方地方自治前提下的中央地方权力功能性分立相一致的。中国的国情决定我们在实行大部制改革过程中应深刻调整中央地方的关系,协调与党的机构、人大政协机构的关系,从决策、执行、监督相一致的高度设计,打破目前部门利益格局的权力运行框架。  相似文献   
877.
本文围绕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解放思想的突破口、思想路线的恢复和重新确立使解放思想和以人为本成为题中之义、解放思想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三次转型及其在新时期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层次性等三个方面,揭示和阐明解放思想是怎样成为改革开放先导的。  相似文献   
878.
Recent developments in regulation and tax administration in Australia inspired this article on tax compliance and responsive regul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conomics of crime and compliance as the dominant approach to tax enforcement of the past three and a half decades. It evaluates the key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economic approach as well as its application to tax. The article then explores responsive regulation as an alternative method that draws on the economic paradigm but also supplements this approach with other theories, particularly those involving identity, conflict escalation, and procedural justice. Building on this analysis and a case study of Australian investors in mass marketed tax schemes,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e broader, more balanced, and closely tailored method of regulating responsively may enable regulators to draw on the advantages of the economic model while alleviating some of its drawbacks. Responsive regulation may therefore constitute a superior method for regulating compliance.  相似文献   
879.
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真实命题及中国语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治理结构的真实命题包括多重涵义:回应"冲突和多元利益"的治理需要,建构能够体现利益相关者组织属性和委托代理关系特点的决策权结构;大学自身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办学利益主体,其"组织剩余"是由社会利益来决定的公共价值,每一种利益相关者都不应单独地对大学行使控制权;大学治理结构是比管理结构更为基础的制度结构,其根本目的是建立大学决策过程与社会权利主体的合理联系,实现社会价值平衡。大学治理结构的中国语境是:办学体制的变化为政府与高校建立具有委托代理性质的契约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空间;管理体制的变化使大学决策责任骤然加重、决策权处于高度集中状态,风险也随之出现;办学经费筹资结构的变化表明大学的社会基础日益广泛化,其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属性正从模糊走向清晰。我国大学已跨越前治理时期,但向治理阶段迈进必须依靠上层政治权威的推动,才可能突破"制度锁定状态",破解历史性难题。  相似文献   
880.
Technology‐based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grams have become a salient feature of the state policy landscape since the 1980s. While much research exists on the topic,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processes of policy formation. State programs have moved towards high technology areas emphasized at the federal level over the past decades, and nanotechnology became one of the latest target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ight‐year process through which Pennsylvania adopted a “state‐wide strategy,” culminating in the Pennsylvania Initiative for Nanotechnology. In this process, programs that responded to the interests of multiple agents came first, and a state policy was formulated after the fact. This pattern of “rationalized policy formation,” as opposed to rational policy formation, may be more common than suspected. It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n this Pennsylvania cas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