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1篇
  免费   54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篇
法律   640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490篇
政治理论   78篇
综合类   11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诱惑侦查须合理适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诱惑侦查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方式,与常规方法存在着矛盾冲突,但确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并且已在司法行政中加以运用。针对目前我国立法和司法的发展程度,以及司法行政人员的素质等问题,应该明确法律规定,指导具体实施,逐渐在必要的特定情形中合理适用,积累经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2.
隐私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们隐私意识的提高,其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政治上,公私领域的划分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经济上,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其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心理上,人们对本能、自我保护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为其存在和发展创造了动力;文化上,不同的文化传统使其存在和发展更具多样性。隐私是一种事实状态,不等同于隐私权的客体,更不等同于隐私权。  相似文献   
103.
论和谐侦查的语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侦查是指权力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和社会许容度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侦查语境指的是侦查存在和运行的外部环境。和谐侦查的实现应以相关语境为依托,汲取语境的合理内核,相辅相成。其现实语境应涵盖以人为本的政治语境,正义实现的法律语境,探求真实的哲学语境。和谐侦查的构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侦查所应有的各项理性规则与程序,侦查所面临的评价标准等等,仍待进一步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4.
侦查虚拟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化是信息技术得到高度发展的产物,它在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同样,虚拟化也应当在犯罪侦查中得到应用,由于现实条件已经具备,在侦查中完全可以不同程度地实现虚拟化:可以建立虚拟现场,进行现场“复勘”并进行虚拟重建;利用各种信息平台,展开网上虚拟侦查;建立侦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实现决策虚拟化。目前,侦查虚拟化仅仅停留在理念推广阶段,尚未全面展开实践。  相似文献   
105.
侦查不公开与秘密侦查是有本质区别的。侦查不公开即为侦查过程中所知悉的情况不得向外泄露,其法理基础在于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贯彻无罪推定、保障公正审判和保护相关当事人的法益,域外各国都严格控制侦查不公开性。秘密侦查与侦查不公开在性质、要求保密的主体和客体上都是不同的。侦查应坚持适度公开,着重考虑是否会影响实体真实发现诉讼目的的实现、是否会对犯罪嫌疑人的名誉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是否会影响公正审判。  相似文献   
106.
秘密侦查方法具有其特殊功能,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我国古代便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各种秘密侦查方法,其中包括以“侯”侦探,逆用犯罪人;设告密箱;跟踪盯梢和狱内侦查等。古代秘密侦查方法具有其合理内核,也为现代秘密侦查方法提供了相当的启示,如善用现代科技,促进秘密侦查方法的完善;面对我国秘密侦查立法的困境,从秘密侦查启动条件、启动主体、秘密侦查适用对象、实施程序、秘密侦查所获取资料的线索以及证据价值、违法秘密侦查的后果等方面完善我国缺失的秘密侦查立法;根据主体、客体、程序和是否穷尽等要素合理适用秘密侦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7.
侦查错误理论要求侦查主体在侦查过程中正确、全面、发展地诠释和抑制对科学侦查有负面导向的侦查主体、侦查客体、侦查方法和相关人的致错因素。侦查主体未能形成正确的侦查错误意识,不明确侦查错误的表现形式,缺乏探求侦查错误成因的勇气,将很难在侦查错误预防上大有所为。对侦查人员来说,运用侦查学基础知识,准确界定侦查错误概念,明确侦查错误表现形式,探求侦查错误原因,进行侦查错误预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8.
现代社会,犯罪数量持续高发,犯罪类型不断衍生,犯罪手段不断升级,犯罪活动方式不断变化,给侦查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如果仍然以“人证为主”的侦查模式作为侦查工作的主导模式,必然导致侦查成本成倍增加,破案率大幅下降。侦查模式由“人证”向“物证”的转变势在必行。在实现刑事侦查模式的转化中,现代科学技术在实现现代“物证”的司法证明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科学技术能客观、及时地提供科学证据,在未来的司法活动中将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09.
面对刑事犯罪的急剧变化情况,刑嫌调控工作虽有所发展,但仍不能适应斗争的需要。加强刑嫌调控工作,可以掌握斗争主动权,先发制敌,主动出击,以有限警力、物力和时间,获取较大侦查破案效果。加强刑嫌调控工作,应根据形势变化调整刑嫌对象,诸警种尤其派出所密切配合,与阵地控制、刑事特情、犯罪情报资料工作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0.
侦查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困境和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侦查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存在许多致命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含混、学术共同体没有形成、没有科学的学术目的、学术话语系统没有形成、学术资源欠缺等多个方面。在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内在逻辑中思考以上问题有一定意义,但对未来侦查学建设和发展景象和效果应审慎乐观。欲推进侦查学科建设,开展学术研究,首先需要解决学科队伍素质的提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论的界定、公安院校办学模式的变革等三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