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8篇
  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54篇
工人农民   138篇
世界政治   1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5篇
法律   3371篇
中国共产党   318篇
中国政治   1327篇
政治理论   565篇
综合类   4229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464篇
  2013年   583篇
  2012年   559篇
  2011年   545篇
  2010年   589篇
  2009年   674篇
  2008年   755篇
  2007年   790篇
  2006年   799篇
  2005年   783篇
  2004年   753篇
  2003年   624篇
  2002年   521篇
  2001年   355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朱立恒 《时代法学》2008,6(6):19-28
近年来,尽管我国刑事诉讼在公正审判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所确定的公正审判权标准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如何改革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以便贯彻落实《公约》所规定的公正审判权,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现实问题。要想使我国真正地实现《公约》所规定的公正审判权标准,不仅需要紧紧围绕公正审判权进行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而且需要对其他与之相关的制度进行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02.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学贷款政策是国家为了利用金融手段支持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9年来,资助了300多万贫困学子完成了学业,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但是,这个政策从实施那一天起就伴随着银行惜贷,学生违约等制约助学贷款制度的良性发展的问题。从法律层面上分析,提升国家助学贷款的立法层次、完善制度设计、厘清各种法律关系,明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实现助学贷款制度良性循环的良策。  相似文献   
103.
中国通论犯罪构成理论体系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洁 《法律科学》2008,26(2):72-79
如果将犯罪构成理论理解为解释法律的理论体系,那么理论体系的设定就应当遵循安全性、可操作性两个价值前提。依据这两个价值前提评价我国通论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的一次性评价的体系设计,出罪通道的不畅通,导致刑法运行安全方面的保障欠缺;将一个总体的犯罪评价对象即犯罪行为,拆分为四个方面的理论体系思路,难于符合人的一般思维习惯;具有可操作性方面的问题。因此,通论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不具有选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4.
“迷药犯罪”是指对被害人下药后实施性侵犯、抢劫、诈骗等犯罪行为。单次摄入的镇静催眠类或迷幻类药物在体内迅速代谢,故难以用血液、尿液检测等常规方法来提供摄药证据,而毛发分析的长检测窗特点在解决这类案件时具有重要的价值。单次摄药的毛发分析要求检测方法有很高的灵敏度,需要用二级质谱检测器进行分析,且从头发采样、去污、水解、提取、分析的各环节均应注意防止污染,避免出现假阳性结果。采集的头发必须进行分段分析,除检测对应案发时间的头发段外,还应把其它头发段的检测结果作为对照,据此对分析结果作出严谨、科学的解释。目前已建立了31种镇静催眠药、6种苯丙胺类衍生物、GHB、硫喷妥及其代谢物戊巴比妥以及乙醇代谢物EtG等的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实际案件的毛发分析。  相似文献   
105.
王昭振 《法律科学》2008,26(5):57-67
我国刑法“立法定性、定量”的.立法特点对于我国刑法中“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相统一”基准以及犯罪故意概念内在结构的理解都有其实质性影响,从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机能二元论的视角重新审视“客观超过要素”理论就会发现“客观超过要素”概念的存在有其充实的理论基础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6.
犯罪规定的正当化理论在刑法学中至今仍无一席之地,犯罪规定的正当化问题或者湮没于刑法的机能之中,或者在刑罚的正当化理论中若隐若现,即使在罪刑法定主义的时代呼唤下,它也仅有微弱的回应。这是刑法裁判规范优先观念的产物,建立市民刑法,应树立行为规范优先的理念,重视犯罪规定的正当化问题,为此必须转变观念,必须反思法益之概念。  相似文献   
107.
潘惠敏 《政法学刊》2008,25(6):75-78
地下金融是潜伏在繁荣经济活动中的一股暗流,尽管对某些地区经济发展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但其中蕴合巨大的经济犯罪风险。地下金融潜在着经济犯罪风险,应从调整金融体制、加重对此类犯罪的打击和加强金融监控三个层面防范地下金融经济犯罪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8.
利益是诉讼各方承担证明责任的最基本动机。不同的诉讼主体在诉讼中的利益取向不同,导致证明责任分配的差异。由于诉讼利益的多样性和冲突,在刑事诉讼中承担证明责任的主要是控诉机关。从诉讼利益层次性的角度来看,控辩双方基于裁判上的利益具有承担证明责任的必要,而法院因为不具有裁判上的利益,因此不能使其承担证明责任。在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中,必须尊重利益的要求。利益的确认也是一个程序的过程。作为证明责任基础的利益必须通过主张和抗辩,由实体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确认为案件的争议,才能成为证明的对象,成为法院裁判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9.
针对联合国货物运输法草案诞生后海运条约冲突存在的必然性,分析草案制定历程中先后公布的6份文本所呈现出的三种海运条约冲突解决模式:回避模式、优先模式和退约模式。认为回避模式太消极,应首先予以排除;优先模式和退约模式,均只能解决部分条约冲突,同时没有虑及未来新的条约。提出改进之途在于应一并考虑后法优于前法原则、善意履约原则、条约相对效力原则,同时适当运用条约优先地位条款。  相似文献   
110.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of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law enforcement on organized crime in a reliable and accountable manner, both in general terms and with a practical focus on the Canadian context. In considering measures to combat organized crime, a focus on process measurement has obscured the more substantial question of progress as regard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tself: the bottom line of reducing the impact of organized criminal behaviour. While outcome measures are more challenging to identify than process measures, this fact alone does not minimize the need to demonstrat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organized crime enforcement and its presumed outcomes to a greater degree of certainty. To date, this has not been realized to any significant degree, as revealed by a review of existing international approaches to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enforcement activity.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a multidisciplinary focus on community level indicators of crime, if initially less accessible than process measures of impact on organized crime groups, offers promise as a measurement of absolute and relative impact of state investment in enforcement.
Allan CastleEm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