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6篇
  免费   72篇
各国政治   34篇
工人农民   53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9篇
法律   1312篇
中国共产党   69篇
中国政治   382篇
政治理论   135篇
综合类   142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前,知识经济正在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知识成为重要的资源,知识产权作为产权的一种特殊形式,作为一种宝贵的财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承认和保护。构筑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对严重的侵权行为用刑罚加以控制的观念正在为人们所接受。但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专门立法的发展和我国知识产权执法环境的变化,这种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力度还显得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2.
国内外家族企业发展的历史证明,产权的逐渐多元化和社会化是必然趋势。单一的产权结构不仅限制了家族企业筹集资金的能力,而且限制了家族企业的人才结构,无法满足企业扩展的要求。因此,对于处在扩张阶段的我国家族企业而言,必须突破产权关,实现家族企业的产权变迁。  相似文献   
33.
34.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令人关注的世界性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形势不容乐观。通过对2000-2005年浙江省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进行了深入翔实的考察分析评估,浙江省青少年违法犯罪总体态势相对平稳,得益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区预防夯实基础、机制创新综合预防、法制教育常抓不懈和硬件设施形成规模等方面。  相似文献   
35.
培养青少年的仁爱心、羞耻心、感恩心、敬畏心,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死观、幸福观、荣辱观、苦乐观和健康的竞争意识,乃是防范青少年犯罪的治本之道。应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构建防范青少年犯罪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并将生活教育、生命教育、承受挫折教育、道德与审美教育融入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36.
就美国有组织犯罪的成因、表现形态及其对社会的危害以及政府所采取的相关对策等作了探析,希冀能够从中发掘出有益的经验,服务于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37.
《水浒传》中梁山英雄们进行的是一次自发的对上层统治集团的暴力反抗活动,不是一场有预先准备,精心组织的农民起义,他们被“逼上梁山”,从个体来看,大多并不是由于朝廷的压迫,而是由于自身的原因或为梁山集团所逼,但是从群体的角度来看,这么多人被逼上梁山,仍然反映了深刻的社会危机,从这一角度来看,《水浒传》仍然表达了“官逼民反”的思想,只是这“民”主要是流民阶层,正是由于其流民集团的性质,导致其最后走上失败之路,因此,梁山招安就具有必然性。  相似文献   
38.
长期以来,我国只将土地作为一种生存的工具,称之为生产资料。经过30年的土地制度变迁,土地才由生产资料变成土地资产,又过了20年土地才具有了部分生产要素性质。从实践来看,土地制度变迁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将土地资产变成土地资本。  相似文献   
39.
19世纪末,面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李鸿章等人秉承“以夷制夷”的外交思想,采取了“联俄制日”的外交政策,即利用俄国和日本在华利益冲突,使之彼此制约,以达到抵制日本侵略、保护自己的目的。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朽,“联俄制日”不仅没有达到“制日”的目的,反而被俄所利用,同俄国签订了《中俄密约》,为俄国扩大对华侵略打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40.
范在峰 《河北法学》2003,21(5):40-43
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传统私权性质的变化以及知识产权法律公法属性增强的现实出发,阐 明21世纪在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社会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的前 提下,技术创新政策与知识产权法律的协调配合就成为整个激励智力创造和技术创新制度安排 的必须。对技术创新政策与知识产权法律的协调机制从总体上进行探讨,并就科技计划制定和 科技战略规划、科技成果界定及其知识产权归属以及科技成果的奖励制度等方面作了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