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6篇
  免费   134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991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678篇
政治理论   102篇
综合类   240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381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358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466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384篇
  2004年   379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犯罪学发展至今,仍然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研究为辅,主要原因是缺少分析犯罪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无法建立犯罪模型。文章首先在M arkov骨架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K-G过程的基本概念并给出相应定理,然后从社会犯罪的实际问题出发,以建立犯罪控制系统为目的,建立了宏观犯罪模型———社会治安稳定性模型,并用K-G过程研究了此模型,给出概率分布。  相似文献   
62.
2009年11月27日"北京大兴灭门惨案"的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震惊与广泛关注。文章主要从家庭教育缺陷,个体自我效能感缺失,负性情绪长期积压,社会支持系统力量薄弱,缺乏有效的人际沟通等方面进行了心理学的思考与探索,希望能对减少家庭惨案的发生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进一步促进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63.
世界主要法治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成文法或判例形式在刑事诉讼中确立了比较完善的无证搜查制度,而我国内地的无证搜查立法十分简略,有违无证搜查制度设立的基本规律,以致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际,应借鉴法治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熟做法,完善我国的无证搜查制度。  相似文献   
64.
犯罪现象与社会发展动态密不可分,涉税犯罪案件也不例外,甚至在经济犯罪领域,社会要素与犯罪行为的相互作用过程更为突出。涉税犯罪案件的社会机理是以“税务服从”为逻辑起点,以个体意识、制度构建、规范践行、当局形态为要素的公众模式。成本干预最优化的防控策略,是设法通过对上述四个社会要素的合理资源投入,达到降低税务管理成本,加大涉税犯罪人的犯罪成本,使之承受因为涉税犯罪活动而得不偿失的压力,最终达到抑制涉税犯罪活动的目的,其措施包括发挥媒体教化作用引导、构建税务与警务部门的轻微涉税违法案件信息共享平台、提高经济专业知识等。  相似文献   
65.
在刑事审判中,对被告人能否进行道德减责的关键不在于犯罪主体本身的行为,而在于被告人的行为主观动机是否具有道德减责要素,也就是是否以"他人是目的"为判断标准。只有具备了道德上规定的有利于平衡自身与他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要素,才会在某种程度上得到道德上的宽恕,在刑事审判中对被告人进行道德减责的命题才成立。一般地说,刑事审判中的道德减责,包括生命减责、自由减责以及利益减责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6.
刑事申诉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之一。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申诉案件,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和完善内部监督和制约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我国申诉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现阶段我国刑事申诉制度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改进和完善刑事申诉制度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7.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提出的刑事司法政策,在贯彻过程中应当注重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相适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打击和控制犯罪.为此,我们应当结合人格刑法理论,在定罪、量刑与行刑时,充分考虑行为人的人格,抛弃传统的刑罚万能观念,该宽则宽,该严要严,二者结合,充分发挥刑事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在刑事鉴定制度的改革中,应该坚持公安机关的刑事鉴定体制。这不仅是因为坚持公安机关刑事鉴定体制有其法律根据,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坚持公安机关刑事鉴定体制,是刑事司法实践的迫切需求,有利于实现刑事诉讼的任务。同时,应通过立法完善公安机关刑事鉴定体制,如规范鉴定人的资格认证,明确其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规范鉴定程序,克服“自侦自鉴”等缺陷。  相似文献   
69.
刑法机能产生的制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少华 《法律科学》2005,23(3):41-53
刑法的整体机能是由刑法的诸多构成要素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对于刑法的每一种具体机能来说,其产生却分别由刑法不同的构成要素所决定。考察刑法机能产生的制度基础,其实践上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在对刑法机能与刑法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刑法的结构而建构刑法机能的良性机制;以技术手段增加刑法的有效性,使刑法真正成为有目的的社会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70.
新时期刑事侦查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侦查部门必须通过推进侦查模式的多元化、改革刑侦基础工作、实施精确打击和建立良性刑侦工作激励机制来推动刑侦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