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0篇
  免费   147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54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篇
法律   2212篇
中国共产党   74篇
中国政治   828篇
政治理论   159篇
综合类   269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388篇
  2012年   434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410篇
  2009年   446篇
  2008年   515篇
  2007年   545篇
  2006年   504篇
  2005年   437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简论讯问论辩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讯问论辩是犯罪嫌疑人和讯问人员之间进行的追究与反追究的一种论辩。论辩的成功与否,除了论辩技巧外,论辩双方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原则有:依法原则、平等原则、论点明确原则、理由充分原则、服从真理原则、严密逻辑联系原则。讯问人员只有严格遵循这些原则,才能在讯问中始终掌握讯问的主动权,取得讯问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2.
谈抢劫犯的犯罪心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暴力犯罪是对社会危害最为严重的犯罪类型,主要包括杀人、抢劫、强奸、伤害、爆炸、纵火、绑架、劫持等8类恶性案件。在这些案件中,以抢劫案件为高发,并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因此,抢劫犯罪已经成为暴力犯罪中影响最坏、社会危害最广、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极大威胁的犯罪。文章从犯罪人个性角度出发,运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量表,分析了抢劫犯罪人的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3.
略论网络环境对犯罪动机的强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犯罪的高发性表明网络环境对于犯罪心理的形成会有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标志是犯罪动机的建立。在网络环境中,人的需要、犯罪条件、个体消极心理因素等直接影响犯罪动机形成的因素都有条件得到强化,从而使犯罪动机产生的几率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04.
论刑事政策的概念与范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策在古代汉语、英语中,各有解释。国外学者也有不同的定义。学者对刑事政策所下定义各不相同。对其进行初步整合与重新定义。  相似文献   
105.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初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国家补偿制度是国家对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一种司法保护措施,它不仅体现了国家抚慰被害人的人性化治国理念,也表明了国家自愿承担国家义务的负责态度。国家补偿制度确立的理论主要有三种学说:国家责任说、社会福利说和社会保险说。各国的国家补偿制度因受不同理论思想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从各国的具体制度设置来看,构建国家补偿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及时补偿原则、优先保护原则和就低不就高原则。确立国家补偿制度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件:第一,适用补偿的对象。第二, 申请补偿的条件。第三,补偿审议的机关。第四,补偿范围、金额及方式、补偿程序等。笔者认为,从现在经济层面、认识层面、制度层面等诸方面看,在我国确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时机已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106.
刑事强制措施是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依法采取的限制或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对于刑事强制措施的制度设计应当从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双重目的出发.  相似文献   
107.
作为一项于刑事侦查中应用普遍的剥夺人身自由措施,留置手段一直被排除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视野之外。这一现象的存在有损于我国刑事诉讼法作为国家基本法律的尊严。因此有必要从现行刑事强制措施系统内部缺陷及相关外部制度的缺失两方面入手,探讨我国刑事侦查中剥夺人身自由措施的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108.
社会稳定问题中的群体性治安事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多数情况下,经济因素是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导火线,但是,有时政治因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复杂的过程,先期处置科学合理,就能够尽快平息事态。  相似文献   
109.
犯罪心理测试作为科技发展的一项成果,在许多国家刑事诉讼中已经得到运用,也显示了其作用.我国自引进这项技术以来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在理论上仍存在着较大争议.我国目前并无对犯罪心理测试的明确法律规范,也就使得其实施虽然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进行的,但同时又缺乏相应的程序规范.这是与程序法治所格格不入的,必须从诉讼法的角度对其应用程序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10.
浅谈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处置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变革、体制转型、利益冲突、观念碰撞的大背景下,产生、蔓延和发展变化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各种社会矛盾综合反映的表现形式。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公安机关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因此,必须认真研究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处置的难点与对策,切实做好这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