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0篇
  免费   147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54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篇
法律   2212篇
中国共产党   74篇
中国政治   828篇
政治理论   159篇
综合类   269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388篇
  2012年   434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410篇
  2009年   446篇
  2008年   515篇
  2007年   545篇
  2006年   504篇
  2005年   437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犯罪现象与社会发展动态密不可分,涉税犯罪案件也不例外,甚至在经济犯罪领域,社会要素与犯罪行为的相互作用过程更为突出。涉税犯罪案件的社会机理是以“税务服从”为逻辑起点,以个体意识、制度构建、规范践行、当局形态为要素的公众模式。成本干预最优化的防控策略,是设法通过对上述四个社会要素的合理资源投入,达到降低税务管理成本,加大涉税犯罪人的犯罪成本,使之承受因为涉税犯罪活动而得不偿失的压力,最终达到抑制涉税犯罪活动的目的,其措施包括发挥媒体教化作用引导、构建税务与警务部门的轻微涉税违法案件信息共享平台、提高经济专业知识等。  相似文献   
72.
在刑事审判中,对被告人能否进行道德减责的关键不在于犯罪主体本身的行为,而在于被告人的行为主观动机是否具有道德减责要素,也就是是否以"他人是目的"为判断标准。只有具备了道德上规定的有利于平衡自身与他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要素,才会在某种程度上得到道德上的宽恕,在刑事审判中对被告人进行道德减责的命题才成立。一般地说,刑事审判中的道德减责,包括生命减责、自由减责以及利益减责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3.
刑事申诉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之一。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申诉案件,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和完善内部监督和制约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我国申诉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现阶段我国刑事申诉制度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改进和完善刑事申诉制度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4.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提出的刑事司法政策,在贯彻过程中应当注重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相适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打击和控制犯罪.为此,我们应当结合人格刑法理论,在定罪、量刑与行刑时,充分考虑行为人的人格,抛弃传统的刑罚万能观念,该宽则宽,该严要严,二者结合,充分发挥刑事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张永 《金陵法律评论》2003,4(4):111-117
20世纪30年代“四川作家群”乡土小说具有鲜明的民俗学价值取向。沙汀乡土作品的民俗学意蕴主要体现在人物的刻画和环境的营造方面;民俗学对艾芜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作家主体行为的选择上,而且对本的创作也存在明显的制导作用;李劼人的小说则呈现出非常突出的地方志倾向。他们的乡土小说创作对纠正“左翼”小说的概念化、公式化倾向起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在刑事鉴定制度的改革中,应该坚持公安机关的刑事鉴定体制。这不仅是因为坚持公安机关刑事鉴定体制有其法律根据,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坚持公安机关刑事鉴定体制,是刑事司法实践的迫切需求,有利于实现刑事诉讼的任务。同时,应通过立法完善公安机关刑事鉴定体制,如规范鉴定人的资格认证,明确其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规范鉴定程序,克服“自侦自鉴”等缺陷。  相似文献   
77.
刑法机能产生的制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少华 《法律科学》2005,23(3):41-53
刑法的整体机能是由刑法的诸多构成要素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对于刑法的每一种具体机能来说,其产生却分别由刑法不同的构成要素所决定。考察刑法机能产生的制度基础,其实践上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在对刑法机能与刑法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刑法的结构而建构刑法机能的良性机制;以技术手段增加刑法的有效性,使刑法真正成为有目的的社会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78.
新时期刑事侦查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侦查部门必须通过推进侦查模式的多元化、改革刑侦基础工作、实施精确打击和建立良性刑侦工作激励机制来推动刑侦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79.
刑法目的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刑法立法目的就是国家制定刑法所要达到的目的,它并不完全等同于刑罚目的,二者是系统与其组成元素、“目的价值”和“手段价值”的关系。要充分地加以彰显、强调刑法立法目的。若要切实贯彻罪责刑均衡原则,惩罚犯罪作为刑法目的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具有合理性。应然地,我国刑法目的可表述为“为了惩罚和预防犯罪,保障人权,维护国家的整体法秩序”。刑法的根本目的:“保护国家的整体法秩序”是上位概念。可分解为刑罚目的(惩罚犯罪和预防犯罪)和人权保障目的两个的方面。  相似文献   
80.
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护是宪政权利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刑讯逼供已经成为严重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顽疾。我们应针对刑讯逼供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探讨遏制刑讯逼供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