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3篇
  免费   142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2052篇
中国共产党   45篇
中国政治   735篇
政治理论   143篇
综合类   249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399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391篇
  2008年   480篇
  2007年   479篇
  2006年   452篇
  2005年   402篇
  2004年   391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证券犯罪的犯罪形态,是指在证券犯罪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所呈现出的静止状态.刑法所规定的犯罪形态包括犯罪的预备、来遂、中止与既遂形态。在证券犯罪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刑法对大多数构成证券犯罪的行为均要求具备情节严重或者数额巨大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才是犯罪.对于这类犯罪.行为首先是违反证券法律法规的行为,一旦实施这样的禁止性行为就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相应的处罚所以.在这类证券犯罪中不应包括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形态。  相似文献   
152.
在我国当前刑事诉讼中,系统论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然而现实中其运行结果与理想还存在很大差距,影响了刑事程序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有必要从理念更新和规则优化层面重构我国刑事程序系统,以促使其实现动态、平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3.
文章以认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刑事诉讼的认识论为例,论述了审判监督是认识的非至上性的客观要求,我们不仅不应弱化审判监督,而应加强审判监督.  相似文献   
154.
由于社区服务令制度具有经济补偿及协助违法者心理康复的双重作用,因此我国应将其用于处罚轻微犯罪行为人。对于轻微犯罪行为,偏重于教育而不是惩罚的社区服务令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体现了刑罚的个别化,减缓了刑罚的报应本能,给刑法生硬的面孔带来了温情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5.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探求和实践着行刑社会化理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行刑社会化较发达的国家相比尚存在差距。因此,应当在刑法人道性、谦抑性等价值理念的指引下,准确把握我国行刑社会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并有效地予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6.
犯罪现场反常情况是侦查初期开展侦查工作的一大障碍;但只要找准其成因,并运用正确的方法加以识别和排除,据此展开侦查反而会成为侦破案件的一条捷径。犯罪现场反常情况的形成原因一般包括犯罪人的伪装、偶然因素的介入、环境因素、犯罪人的特殊犯罪目的、犯罪分子的附带作案心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7.
二难推理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确定犯罪嫌疑人,缩小对犯罪嫌疑人的侦查范围,揭露犯罪嫌疑人谎言等方面,同时也指出了在具体应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8.
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 ,直接关系到刑法因果关系在刑法体系中的正确定位。刑法因果关系本身并不直接说明刑事责任的有无及大小 ,而是存在一种影响刑事责任的具体的运行机制 ,从刑事责任的功能以及刑法因果关系在实践中的运行角度看 ,刑法因果关系通过其运行机制 ,对刑事责任的质与量都提供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159.
论犯罪学意义上犯罪的刑事违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通过比较犯罪学和刑法学在看待犯罪的基本属性上的差别 ,推导出犯罪学特有的犯罪基本属性 ,即违反否定性的社会规范性。  相似文献   
160.
也论对犯罪客体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客体不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从法理上看,犯罪客体就是犯罪对象;从立法上看,犯罪客体并不具有立法本意;从哲学上看,社会关系的直接载体就是人或物;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关系受制于具体的人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