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6篇
  免费   183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2295篇
中国共产党   69篇
中国政治   856篇
政治理论   136篇
综合类   279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390篇
  2012年   424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415篇
  2009年   448篇
  2008年   529篇
  2007年   555篇
  2006年   516篇
  2005年   443篇
  2004年   450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在司法实践中,调解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已被广泛运用,在处理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调解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特殊制度,是促使双方当事人和解的一种结案方式和诉讼活动,具有方便、快捷、灵活、成本低廉和对抗性弱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2.
杨英 《中国发展》2011,11(3):9-14
该文讨论了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布局的一般规律及中国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特殊矛盾,分析了香港与内地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资源的互补性状况,提出了在粤港交界处布局与建设一个跨越两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共建园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93.
在不断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司法语境下,完善我国的缓刑制度是极为必要的。目前,我国缓刑制度还存在适用形式单一、适用条件难以操作、执行流于形式,监管处于失控状态等不足。完善我国的缓刑制度,应当从缓刑的适用形式、实质条件、适用程序、考察制度、撤销制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94.
罪犯改造质量是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概念,但其深厚的内涵直到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发掘。有关研究对其的现有定义较为偏狭。本文在批判前人定义的基础上,从社会的宽广视角出发认识犯罪和罪犯,进而提出罪犯改造质量的新定义。  相似文献   
995.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在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对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进行有针对性管理、教育和改造的工作,是当今世界各国刑罚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6.
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这8种犯罪是指犯罪行为还是具体罪名,刑法学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大体上有罪行说、罪名说两种观点。相对刑事责任年龄承担责任范围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对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标准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在罪行说和罪名说的基础上引入附条件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对于完善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承担责任范围的标准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犯罪构成四要件说和德日犯罪三阶层论的学术对垒已成为目前我国刑法学界的主要争鸣态势。刑事审判的民主性决定了犯罪构成理论应具有通俗化、大众化的特性。我国犯罪构成四要件说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体现了民主法治的精神。德日犯罪成立理论有着复杂深奥、晦涩难懂的品性,广大民众对这一理论难以理解,是一种与现代民主法治相违背的理论。现代民主法治呼唤大众化、平民化的犯罪构成理论。  相似文献   
998.
比较刑诉法研究对中国现代刑事诉讼理论以及立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通过对相关研究历史的考察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虽已有学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反思,并提出范式转型来以期解决,但并没有对比较刑诉法研究本身加以诊治。我们需要从研究主体的精英化,研究对象的全球化、全面化,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合理化这三个方面着手努力,才能给中国未来刑事诉讼的发展注入新的"一泉活水"。  相似文献   
999.
常见的协助抓捕行为有当场指认、实际带捉、提供线索和按要求联络等,协助抓捕的对象是其他犯罪嫌疑人,应视具体情况决定其他犯罪嫌疑人是否包括同案犯。犯罪分子因交代同案犯个人信息而使得司法机关得以成功抓捕同案犯时,是否认定为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同案犯,应考察个人信息是否在犯罪过程中使用,如果已使用就不应认定,反之则可以。而当犯罪分子交代非同案犯的个人信息时,只要这种个人信息不为司法机关所掌握就应认定为立功。  相似文献   
1000.
犯罪人罪后行为分析技术在追逃、制止继续犯罪、收集犯罪证据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侦查价值,它的理论基础是托尔曼关于犯罪环境、犯罪心理、犯罪行为的三大变量理论,其事实基础包括内外两方面的因素。从本质上看,它属于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范畴,是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继承,但是并非简单的继承,而是发展基础上的基础。它延伸了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思维过程,同时拓宽了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应用对象、适应的案件类型,以及实施的目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