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3篇
  免费   196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835篇
中国共产党   65篇
中国政治   889篇
政治理论   137篇
综合类   32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411篇
  2012年   513篇
  2011年   470篇
  2010年   462篇
  2009年   517篇
  2008年   599篇
  2007年   643篇
  2006年   628篇
  2005年   561篇
  2004年   548篇
  2003年   395篇
  2002年   280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通常认为犯罪行为的形式是作为和不作为。但有学者提出 ,持有是犯罪行为的第三种形式 ,也有些学者认为 ,持有是犯罪的不作为形式。从形式逻辑及我国刑法理论以及持有的本质角度分析 ,持有是犯罪的作为形式  相似文献   
42.
片面共犯能否成立,在中外刑法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片面共犯应当是成立的:刑法的规定是其成立的法律依据,部分犯罪共同说是其成立的理论基础,司法实践需要是其成立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43.
现代侦查权力本质上是一种宪法权力,宪政的基本原理决定了宪法权力是一种受宪法和权利规制的权力。因此,现代法治国家均要求侦查权力依循宪法权力的内在理路而具有规范化、程序化、可救济性等特点。规范化要求强制侦查措施贯彻法定主义和令状主义;程序化追求控辩平等与独立的程序价值,体现为比例原则和辩护原则;可救济性要求侦查权力的程序性违法行为得到相应的实体性和程序性制裁。  相似文献   
44.
多媒体教学在本科民事诉讼法学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媒体教学及其效果已成为国家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具体到法学本科教学,我们应当注重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为保证和提高法学本科课程教学效果与质量建立完善的教学方法体系。我们在总结多媒体在本科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究多媒体应用于本科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的方式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5.
我国公司瑕疵设立的救济程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公司法及审判实践尚未确立完善的公司瑕疵设立及其救济制度,通过对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相关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公司瑕疵设立的救济程序,尤其公司瑕疵设立无效或取消的法定事由、主张方式、原告和被告、诉讼期限、效力等制度进行预期和设计。  相似文献   
46.
A study of the global tendencies of criminal justice will help us design a mor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pathway for the reformation of existing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of China. In the forthcoming several hundred years to come, the world’s criminal justice is to take on ten tendencies, that is, the tendency toward unity, civilization, science, rule of law, human rights, justice, efficiency, specialization, standardization and harmony.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Yanshan Daxue Xuebao (Zhexue Shehui Kexueban) 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5, (1): 1–11  相似文献   
47.
The English law of theft is confusing and problematic in principle.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heft Act 1968 there has been inconsistency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appropriation as court and commentators have grappled with the intuition that appropriation must entail some subjective element and cannot be purely objective. Although subjectivity is traditionally associated with culpability rather than with conduct, it is argued that some acts can be subjective and yet factual and stand as causes to effects. Appropriation is such an act, its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being a mindset, here termed proprietary subjectivity, on the part of the actor. It is argued that clarif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appropriation can help to resolve misperceived problems. Such clarification will also reveal other problems in the law of theft. Some tentative comments de lege ferenda are made suggesting how these problems can be addressed.  相似文献   
48.
This article examines domestic violence criminal prosecutions and addresses what 'effective' prosecutorial action means in such cases. The argument elaborates on a point recently articulated by the UN Special Rapporteur on Violence against Women, which links effective prosecution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to the creation of a less patriarchal society.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effective' prosecution of domestic violence means prosecution which constitutes the State as less patriarchal ceteris paribus .  相似文献   
49.
彭凤莲 《政法论丛》2006,11(5):31-36
刑法与刑法学,刑法学与公法学、统一公法学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从数学中的集合概念来看,狭义的刑法学是统一公法学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即狭义刑法学被统一公法学所包含,狭义刑法学是统一公法学的子集。但若以广义刑法学立论,则广义刑法学与统一公法学之间是一种交叉关系,重合的部分即是狭义刑法学,此乃统一公法学与广义刑法学两个集合的交集。  相似文献   
50.
调解与审判合一,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司法的优点。但正是因为调审合一有着明显弊端,我国古代司法向近代变迁时呈现出调解游离于审判之外的态势,这是利于依法治国及彻底解决纠纷的因素,值得我们在当代司法中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