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6篇
  免费   45篇
各国政治   85篇
工人农民   56篇
世界政治   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81篇
法律   363篇
中国共产党   187篇
中国政治   500篇
政治理论   170篇
综合类   54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1.
赵世玲 《思想战线》2005,31(5):94-101
加拿大华人社会从19世纪中叶至今,经历了巨大的社会文化变迁,老移民团体在制度性种族歧视下受到了各种限制与压迫。新移民团体在不平等法案法规废除以后,通过社会流动取得了一些改善与进步。“唐人街”(中国城)的产生、发展及加拿大华人群体面对文化霸权所进行的各种适应性改变,体现了他们在面对白人社会主流文化涵化与融合的过程。加拿大华人自身对于苦难的承受力也促使他们形成新的文化身份,争取到更加有利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12.
This research makes use of factor analysis to locate important dimension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of legal punishments. A sample of 152 recently arrested persons provided magnitude estimates of the seriousness of several types and levels of punishment. A factor analysis of the data showed that the major dimensions of individual differentiation were in responses to (a) lengthy periods of imprisonment; (b) several punishments judged less serious, including short periods in jail or on probation; and (c) fines. Regressions of the factor scores on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re reported,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analysis for deterrence theor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的文化态度经历了一个开放、接受、批判、实用化、调侃、多元、个性化的过程,并有其嬗变规迹.  相似文献   
414.
斯威顿耕作方式的实存及其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现代化”的胜利 ,并不一定会导致人类多元文化并存的终结。相反 ,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地强化了多元文化 ,各民族的经济生活方式不会因此而消失。族际经济生活方式差异并不是简单地等于“先进”与“落后”、“强势与弱势”的线性关系 ,而是包含着其类型与样式系统复合性的综合差异 ,使之构成与其生境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相适应的文化结构逻辑关系。纵然在族群互动中发生了一系列变迁 ,但族际经济生活的差异从文化底蕴中仍然可以看到其经济生活的差异的存在。本文对西南地区从事斯威顿耕作经济生活方式的实存研究出发 ,对其价值进行了评估。这些评估指标的建立对于分析不同类型、不同样式的族际经济生活方式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415.
英汉翻译中易出现以下问题 :逐词对应 ,望文生义 ;局限句法 ,生搬硬套 ;文化差异 ,导致误译。以上问题在翻译中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4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政府所为的基点越来越显示出通过发挥其文化职能的作用建构有效率的市场环境。文化事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而先进文化的发展更是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通过营造完善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优化推进先进文化发展示范作用的社区文化环境 ;培育先进的网络环境及有利于先进文化发展的创新环境 ,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将是政府文化职能发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17.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地位、作用得到社会承认以后,面临着完美形象、提高人文文化素质的突出问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应具备的人文文化素质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人为本;内圣外王,以德为先;见利思义,诚信知报。  相似文献   
418.
要治理好西部日趋恶化的环境问题,从刑法对策角度出发,在罪与非罪的界定原则方面,应坚持差异性原则、有限制的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在环境犯罪的刑事制裁方面,刑事制裁的对象顺序应为个人———单位;立法未对环境犯罪规定死刑是妥当的,立法取消无期徒刑值得讨论,应充分发挥财产刑的惩罚与补偿作用;在非刑罚处理措施方面,应重视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  相似文献   
419.
Baker  Helen 《Law and Critique》2002,13(1):51-74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Frenchfeminist philosopher, Luce Irigaray, with aview to discussing how a critique ofocularcentrism is a focus in articulating herproject of sexual difference. It will discusshow an ocularcentric tradition intersects withissues of sexual difference and language, andhow these together enact relations of powerthat erase the feminine from view. Irigaray'stextual strategies are explored as possessingthe potential to engender a new femininesubjectivity.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sections. In the first section, the privilegingof the visual in western philosophical thoughtis discussed,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language. In the following section, Irigaray'sintellectual project will be introduced, payingparticular attention to her use of language andthe role of vision. In the light of thesediscussions, Irigaray's re-reading of Plato'smyth of the cavern will then be subjected toclose examination and critique, to demonstratehow an ocularcentric tradition operates indiscourse. Finally the article will conclude bysuggesting an analysis of Irigaray's work interms of how language, vision, light, sexualdifference operate as relations of power isessential in the creation of a new femininesubjectivity.  相似文献   
420.
文化性的缺失—论课程的文化锁定现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程起源于化传承的需要,传递、复制、再生产社会化是学校课程唯一不变的使命。在课程发展中形成了特定的化锁定现象。它造成了课程应具有的自的化品性及其所必然引发的内在的、独立的价值标准与宗旨的消解。课程成了现实社会主流化的“代言人”。它具有诠释、粉饰及原样传递的职责,却无反思、批判、创新的品质。学校教育的工具品性、灌输与训练机制、教育教学理论的学术品质等,都是课程化锁定现象所造成的化性缺失的必然结果。揭示课程化性缺失的病理表征,是使课程由化的工具存在转变为化的主体存在的重要前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