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27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48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6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Abstract

This paper asks why, despite the obvious difficulties entailed, the notion of ‘collective guilt’ continues to feature in discussions of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one group towards another. The aim is to clarify how it is that the partial success of repeated attempts to distinguish individual from collective guilt and to confine the latter to a pre-modern moment reveals something of our present. The key contributions to this discussion made by Hannah Arendt and Karl Jaspers in relation to Nazi Germany are examined for their ambivalences in this regard, as are som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international law and politics. The suspicion is that collective guilt is a notion that modern political reason cannot embrace and yet which it cannot entirely disavow: ‘collective guilt’ and the element of fate that it implies is central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citizenship, nationhood and political commitment. The paper thus attempts an analysis of the durability of the concept of collective guilt; it is not an evaluation of its usefulness, but an exploration of its persistence.  相似文献   
162.
中国古代玉器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从考古学观看,我国史前玉器分布广泛,各地区的玉器业在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体系,既有交流,又有各自特点。至周代,各地区玉器型制差异减少,秦统一至汉代,各类玉雕几乎都已大同。中国古代玉器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3.
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建设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消解市场经济难以避免的消极因素的重要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64.
科教兴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决策。科技和教育是推动社会经济前进的动力。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发展教育离不开法制。解决法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使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保障科技教育的全面发展,走科教兴国之路。  相似文献   
165.
周安平 《河北法学》2008,26(1):14-18
由于一个人沦为贫困者的概率是相当的,从无知之幕的状态下出发,保护弱势群体其实也就是保护了我们未来贫富并不确定的自己。国家权力的职责是为不幸的流浪乞讨群体提供生存的机会,致力于消除流浪乞讨的社会原因,而不是一味地禁止流浪和乞讨的行为本身。民政部作为主管社会救助与福利的职能部门,有义务维护流浪乞讨者群体的合法权益。而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法官有义务支持民政部门代理流浪者向侵权者索赔的责任,以维护法律的基本价值和社会秩序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66.
国家安全生产存在外部性,一是由于政府的强制征税能够克服“不付费乘客”问题,由于政府免费供应解决安全保卫产品这一公共商品的边际成本为零问题,具有外部经济性;二是由于国家安全生产目标模糊性而导致的其激励、约束、信息传递等机制扭曲,由于其运营垄断性而导致的价格和产出的损失、寻租行为和X无效率,由于其运作机制行政性而导致一般不必考虑破产和竞争的约束和激励,而通常表现为“规避错误”机制上,由于其产权的“公地悲剧”性而导致具有“双重人格”的国防人员对国家安全生产这一公共商品的“寻租”,由此必然使国家安全生产存在着外部不经济  相似文献   
167.
俄罗斯民族有着一种浓重的地缘情结.这种情结来自地理、历史、冷战思维以及冷战后俄罗斯人对现在与未来的思考.俄罗斯民族的历史命运似乎与在东西方之间的选择有着密切关系,但是从俄国历史传统到官方改革,从外交政策到革命运动,无不说明俄罗斯民族的地缘情结是一种"欧洲的意识和非欧洲的无意识".在失去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地位以后,这种情结对俄罗斯在未来欧洲以及世界的位置都显得格外现实和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8.
和平·发展·合作--关于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相互依存时代,“硬权力”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软权力”的竞争日益成为焦点。在此背景下,国家形象的重要意义得以彰显。作为一个上升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的形象建设问题。当前,外界对中国形象的评价主要围绕三个基本问题展开:对世界和平与战争的态度取向及其作用;对实现社会发展与人民自由、幸福的实践绩效;对重大国际问题的原则立场及其行为方式。面临新的竞争环境,我国应奉行积极谨慎的国家形象战略,树立起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69.
Kerruish  Valerie 《Law and Critique》2002,13(3):271-287
This article revisits the decision of the Australian High Court in Mabo (No. 2)for the purpose of determining what, in the legal thought displayed in the judgments, makes the category of sovereignty exclusive of the sovereignty of aboriginal peoples. Having regard to the téchnē of legal thought, it locates this exclusion in the substitution of nation for property relations of class, sex and race and, more specifically to sovereignty as a category of a still colonial law, in denial of the partiality of the standpoint of legal thought.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need in Australia to attend to, thoughtfully, a fantastic and reconciliatory moment in the idea of sovereignty.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70.
王娟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5):96-101
近代百年历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由“自在”向“自觉”状态转变的关键时期。孙中山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他在清末已有的中华民族一体化观念的基础上,在终生革命过程中酝酿并形成个人的中华民族观念。它是中国近代中华民族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产物,反过来又极大推动了近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与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