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48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6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主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塑造者,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在精神上是相通的,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很多思想,都对儒学精神进行了传承与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毛泽东对儒学的民惟邦本、辩证思维和实践观分别进行了传承与发展,并创造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观、唯物辩证法以及唯物主义的实践观,这既是对儒学精神的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升华。  相似文献   
182.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广泛深入地直接论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使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相关概念,谈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进程,特别是探讨了完整的领土主权、普遍的人民幸福、全面的世界领先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内容,总结了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但现行的民族精神教育实效性并不理想,这是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及大学生自身多方面原因引起的,文章对此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4.
从陕甘宁边区社会和谐诉求的历史话语中诠释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和民生”的马克思主义解读,有利于剖析民族民生观的历史内涵和历史价值,更加彰显出民族民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现实意义,从而有助于我们理解“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5.
侗族南部方言区与北部方言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北部地区文化涵化层次较深,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南部地区的涵化程度则相对微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几乎没有失落什么特质,也没有被当代文明冲淡。是什么原因造成侗族文化的结构现状呢?探讨这个问题对我们借鉴历史经验,全面把握和构建当代侗族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鉴于侗族北部方言区地域广阔,在现有条件下难以进行整体的研究,我们选择了涵化面最广、涵化程度最深、文化变迁最突出的天柱县作一个案分析,试图理清北侗文化涵化的历史过程和社会机制,从而更好地为侗族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6.
蔡晓东 《政法论丛》2012,(3):95-100
Trips协议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意料之外的好处:首先,发展中国家可根据本国国情自行确定知识产权执行措施;其次,知识产权与贸易挂钩也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以前没有的且是可靠的威慑手段:在自己国内市场中止相关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将知识产权纳入到多边贸易体制,发展中国家可以拿发达国家的其他贸易问题,就本国知识产权执行水平与发达国家讨价还价,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人将会发现:它们已经卷入到和自己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国内政治博弈当中了。  相似文献   
187.
当代台湾的“母语立国”论述主要表现为一套后殖民主义话语:强调中国文化内部的族群差异与语言差异,并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同化”理解为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不断“殖民化”,并试图在此历史虚构上设计一套“台语立国”的政治-文化“革命”方案。而通过对中国现代性发生史的扼要回顾:从早期同盟会的血缘革命、种姓革命到成熟时期的共和理想,我们会发现,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主流是政治民族主义;追求民主、自由的共和理想,区别于德国式文化民族主义;追求血统与文化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188.
产业选择是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民族地区的产业选择是否适宜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是否能给民族地区带来经济效益 ,一直是业内人士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民族地区在产业选择上没有较大的突破 ,要使这种状况得到根本改变 ,必须根据贵州的省情、民情 ,树立自信心 ,寻求民族文化特点和优势 ,用创新的思路来选择产业重点。  相似文献   
189.
《Patterns of Prejudice》2012,46(2):19-40
Abstract

When we think of the most egregious forms of intolerance directed against minority communities we tend to associate them with particularly despicable regimes, such as Nazi Germany or Soviet Russia, where racism, ideology or some special route to development is often held to blame, or where ultra-nationalism swamps positive tendencies towards democracy and a civil society. In this essay Levene proposes a partial corrective to this view with reference to the supposedly ‘good’ nation–state derived from the western liberal model. He considers the behaviour of two such states at their inception, Poland and Israel, with regard to two minorities, Jews and Arabs, with the Jews providing linkage between the two state trajectories. Levene charts their respective rejections of bi-national or multi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suggests that the fact that both states today maintain a modicum of tolerance towards their residual Jewish and Arab minorities is more the result of (paradoxical) good luck than of conscious, benevolent design. In conclusion Levene proposes that the very nature of the modern nation–state militates against genuine pluralistic tolerance, a goal that requires a massive structural re-ordering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away from global economies to a sustainability of human scale.  相似文献   
190.
This article begins by briefly exploring issues of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he 750th anniversary of the city of Kaliningrad/Königsberg. An analysis of the tensions between Russian regional (Kaliningrad) and national (federal) identity discourses on the political symbolism of the 750th anniversary commemoration is offered, using Russian media reports and interviews conducted in Kaliningrad. German narratives on the political symbolism of the anniversary event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German national identity discourses are investigated via interviews conducted in Kaliningrad and Germany, German media reports, books, films and a theater production about Königsberg.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given to the impact of the German expellee organizations on framing the discourse about Königsberg in contemporary Germany. The article will conclude by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the various discourse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the anniversary in the Kaliningrad region, Russia and German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