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21篇
  免费   858篇
各国政治   493篇
工人农民   848篇
世界政治   186篇
外交国际关系   920篇
法律   10552篇
中国共产党   2136篇
中国政治   5252篇
政治理论   1696篇
综合类   1349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325篇
  2020年   540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322篇
  2015年   418篇
  2014年   1725篇
  2013年   1916篇
  2012年   2204篇
  2011年   2349篇
  2010年   2212篇
  2009年   2341篇
  2008年   2731篇
  2007年   2868篇
  2006年   3074篇
  2005年   2833篇
  2004年   2799篇
  2003年   2089篇
  2002年   1747篇
  2001年   1241篇
  2000年   657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两山"理念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为新时代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要求我们从战略思维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系统思维上把"人-自然-社会"作为内在的有机体去把握,把生态治理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辩证思维上把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相互关系,在实践中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构成统一的整体,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92.
缓刑在不同的刑事诉讼阶段所表现的主要特性是不同的,因而对其性质进行分阶段的界定也就有了现实的依据和合理性。从决定是否对犯罪分子宣告缓刑的意义上来说,缓刑有刑罚裁量的性质;从对犯罪分子具体适用缓刑的各项规定的意义上来说,缓刑又具有刑罚执行的性质。缓刑,兼具刑罚裁量和刑罚执行两重性质。在明确缓刑具有刑罚执行的法律性质的前提下,认定缓刑考验期满后再犯相应之罪的犯罪分子为累犯,就有了理论以及法律上的合理性。此种处置,从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角度来看,既符合中国社会重视行为人主观意志的现实,又能更好发挥刑罚预防犯罪的功能,也是符合我国现行刑事政策和法律规定的。  相似文献   
993.
对政府等公法人作为被执行人的民事执行案件中存在两难的选择:一方面如果对公法人实施强制执行,则可能有碍公法人公共管理职能的实现,损及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如若不能对公法人实施强制执行,则会导致私权无法实现,有损司法权威。因而,为平衡私权之实现与公益之维护,对政府等公法人的执行须遵循必要的限度,给予其“规则礼遇”。对公法人财产的执行,以不影响公务推行为限度;对公法人执行程序的适用,应以维护其良好的信用和权威为保障;对公法人执行措施的适用,应考虑其依法行政的特殊主体地位和有序、高效推行公务,履行公务的履职要求,应限制适用间接执行措施。  相似文献   
994.
韩强  刘苍瑜 《理论探讨》2020,(1):129-135
新时代党的领导以全面领导为特征,以法治化为基本方向,为此,必须在准确把握党的全面领导内涵的前提下,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的法规制度,使党的全面领导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党的全面领导以政治领导为核心和根本,在党的全面领导的法规制度建设中,要着重围绕政治领导,首先从《宪法》《党章》层面对党的全面领导做出规定,同时也要在党的全面领导的主要领域做到有规可依,注重用党内法规制度解决党的全面领导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党的全面领导要求得到真正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95.
Abstract

The goal of this special issue is to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unconventional social policies, theorize their development in comparison with traditional welfare state accounts and outline a new research agenda. In this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the editors present the concept of social policy by other means as encompassing two kinds of unconventional social polic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ainstream comparative research): First, functional equivalents to formal systems of social protection and, second, non-state provision of benefits. The concept builds upon a sizeable, but fragmented literature in comparative welfare state research. While numerous examples demonstrate that social policy by other means is more pervasive in both OECD and non-OECD countries than often acknowledged, a brief survey of the top 20 articles in the field reveals that this fact is not sufficiently reflected in the academic literature. With reference to both existing studies and the contributions to this special issue, the editors go on to explore (1) the different forms of social policy by other means, (2) explanatory theories and (3) their effectiveness in terms of social outcomes. They close by outlining a research agenda.  相似文献   
996.
后土地财政时期出现的财税现实困境暴露出过往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究其根源,无疑是现存财税制度的供给无法有效应对后土地财政时期的预期。面对财税领域特别是地方财政增量减少的窘况,并不能一味以外延式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方式来解决。应以财税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导,转变“全能政府”的传统观念,运用财税衡平理念和理论,强化内涵式减支增收财税法制供给与实施保障。只有矫正过往稀缺财税资源粗放使用的痼疾,使财税资源集约化配置,才能产生有效率的高质量经济发展功效。应通过财税衡平法律机制的纠偏,优化财富分配的社会实质公平效能,最终实现新时代社会和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99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secutors and lawyer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enter of the judicial system, but also the visual expression of modern criminal structures. The Eighth Session of the Fourth Plenary proposed reform to the trial as the center of litigation system, to provide a policy basis on which to build a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secutors and lawyers. In prosecution of criminal proceedings the body performs an important function in the “trial centered” litigation model, how to build the suitabl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rosecutors and lawye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target to be completed in Litigation Reform.  相似文献   
998.
安晨曦 《北方法学》2015,(3):112-123
立法理想与法律运行实践间背离的中国境遇,以文本法律不完全是"能用之法",且立法承诺在执法中不能全部兑现之困局为现实表征。以进化论理性主义的哲学立场和无知论的知识假设为理论支撑,采取反复试错、吸纳建议、对话商谈等自发性工具,将实践证明可行的执法经验提炼与抽象,进而升华为普遍性规则的试验立法进路,是修正建构论唯理主义立法进路并撬动当前格局的一个支点。试验立法进路以"采纳—辐射"这个简式架构为运作逻辑。目前的试验立法主要有尝试探索型试验立法、落实测试型试验立法与示范效仿型试验立法三种模式。试验立法的实践性意味着多数立法活动将建立在证据或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也将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有望成为我国立法方法法定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9.
郑志 《知识产权》2020,(5):74-80
假冒注册商标罪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与商标假冒侵权的构成存在交叉,有必要在犯罪客观要件构成的判断中吸收商标假冒侵权的判断标准。商标许可的存在应以合意说为标准,服务商标也应纳入刑法保护,相同商标是视觉上基本无差别的商标。同一种商品的判断以《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表》《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为参考,综合考虑一般公众的认识。商标使用的判断需要加入识别来源的功能性考量。如果有证据能够证明双相同也不会导致混淆,则可排除犯罪成立。在商品类别比对中应以核定使用的商品范围为据,但对连续三年不使用的商标不宜提供刑事保护。  相似文献   
1000.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对Z大学的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不够全面。在实际的学习与生活中,大都有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活动。大学生们普遍表示希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从加强党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有效地将影视作品运用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中,以及组织学生就近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