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3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1篇 |
工人农民 | 44篇 |
世界政治 | 13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54篇 |
法律 | 353篇 |
中国共产党 | 6篇 |
中国政治 | 52篇 |
政治理论 | 20篇 |
综合类 | 2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50篇 |
2012年 | 68篇 |
2011年 | 63篇 |
2010年 | 61篇 |
2009年 | 69篇 |
2008年 | 53篇 |
2007年 | 82篇 |
2006年 | 60篇 |
2005年 | 48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文章借助美国学者布莱克的案件社会结构理论,侧重于从微观社会学角度分析调解所处的纠纷解决社会结构,通过对当地最为典型的林权纠纷各类型的性质、起因及结构要素不同组合方式进行剖析,展示出纠纷解决的社会结构对调解运行的深刻影响:纠纷当事人之间目前的熟识或面熟关系使纠纷趋于依据大量民风、民俗和伦理道德等地方性知识,运用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常规资本和个人性格、气质等非常规资本的分布、组合状况有力地制约着调解结果;一方或双方的支持者常常在调解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时会改变调解的走向,甚至决定着调解的成败。 相似文献
672.
杜莉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5(1):19-20,43
刑事和解是通过被害方与加害方缔结协议来解决刑事纠纷的新模式。契约性是其本质属性,自由、平等的契约精神贯穿其中。刑事和解体现的契约精神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被害人与加害人的诉讼主体地位,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正义,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 相似文献
673.
集体劳动争议的实证分析——基于全国31个省市区的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明显上升,我国劳动关系正从"个别调整"向"集体调整"转变,探究集体劳动争议的预防与处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近年来集体劳动争议状况显示,已实施职工合理化建议数以及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数与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呈负相关关系.因此,在集体劳动争议处理中实行民主参与和重视调解机制有利于减少集体劳动... 相似文献
674.
葛进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6):26-2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增多的集体劳动争议、群体性劳资纠纷使当下我国劳动纠纷案件成为了热点,主要表现在集体性讨要拖欠工资、双倍工资、经济补偿金以及要求补缴社保等领域,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解决机制控制问题的蔓延,则容易造成更大的集体性纠纷。当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发达的社会诚信考察制度,加之法治监督环节的疏漏,致使本已繁多的集体劳动纠纷,变得涉案当事人众多、案情复杂多样、社会关注度高、涉及问题敏感。因此,尽快研究群体性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75.
日本的体育仲裁机构与竞技团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杰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5(5):83-84
体育纷争的解决途径一般是由裁判来判定,而近年来随着国际体育仲裁机构的设立和完善,国际体育纷争更多地谋求以仲裁方式来解决。本文通过研究日本体育仲裁机构(JSAA)设立的意义及其与各竞技团体相互之间的关系,为我国设立体育仲裁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76.
陆明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0(2):23-26
我国近年劳资冲突事件频繁发生,但应对处理能力明显不足。工会身处协调劳动关系第一线,有必要对劳资群体事件的主要原因、自身应扮演何种角色、该注意哪些问题作些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677.
朱新林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174-184
中国法律年鉴人民调解统计数据勾勒了1986年以来人民调解解决纠纷数量变迁的“U”形轮廓,诉讼分流、社会结构转型、人民调解制度自身的不足是导致2002年以前人民调解制度式微的三大基本因素,而官方推动下的制度革新则是2002年以后人民调解制度重新焕发生机的主要原因。“后诉讼时代”人民调解制度是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重要的基础性环节。 相似文献
678.
中国解决国际争端大体上运用外交方法,而没有利用国际仲裁和国际法院去解决重大的国际争端。随着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综合运用外交和法律方法解决与中国有关的重大国际争端。 相似文献
679.
在线纠纷解决机制(ODR)的兴起与我国的应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继强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1,(4):34-38
本文试图在一种电子商务活动全球化的背景下 ,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 ,解析ODR的基本形式和运作 ,透视国际范围内在这一领域的行动和政策 ,提出在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 ,建立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以期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构筑一个使消费者充满信心 ,并且是便宜、高效、公正的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680.
有拘束力争端解决制度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制度的第二步.穷尽第一步即争端方通过自身努力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或依靠外力如斡旋、和解、仲裁等之后才能适用。谊制度适用于南海争端。中国应在南沙群岛划定领海基线,运用跳出机制,申请临时措施,要求船员或船只迅速释放。依靠“历史性权利”声索海域权利等方面更好地利用有拘束力争端解决制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