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6篇
  免费   42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443篇
中国共产党   41篇
中国政治   159篇
政治理论   41篇
综合类   4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现代企业的"标准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准战略"的目标是以技术许可赢取最大利润,企业间的"标准之争"实际上是合法的"技术壁垒"。我国企业的"标准意识"正逐渐增强,但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为应对国外标准的挑战,企业应建立标准的综合战略。  相似文献   
132.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萌芽时期、发展时期和成熟时期,最终达到和唯物史观的内在一致性.在世界历史思想中,体现了它的方法论原则,这对我们今天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3.
由于反垄断法的不确定性,我国现行相关法律规定是无法满足因反垄断执法而引发的行政诉讼的司法审查需求我们有必要提升合理性标准的法律地位,将其与合法性标准并列为我瑚司法审查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34.
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陈兴良 《法律科学》2006,24(3):72-81
期待可能性理论产生于德国,其形成是心理责任论向规范责任论转变的历史过程。应该承认狭义的期待可能性概念,期待可能性的征表只能是外部情形的异常性。期待可能性不是主观的事实性存在,而是责任之规范要素。应站在行为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考虑其作出意志选择的可能性,因而以行为人标准作为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是正确的。期待可能性错误既包括法律错误,也包括事实错误,是一种独立的错误类型。责任,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是心理事实与规范评价的统一,责任的故意分为违法性认识与违法性意志,其中违法性意志就是一个期待可能性的判断问题。所以,期待可能性是一种积极的责任要素。  相似文献   
135.
136.
心理测试程序可以划分为测试前阶段、测试中阶段和测试后阶段。测试前阶段可分为受理测试、测前准备和测前谈话三个部分;测试中阶段可分为连接传感器、激励测试和计划测试三个部分;测试后阶段可分为评析图谱、测后谈话和作出测试结论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37.
章礼强 《河北法学》2003,21(5):47-49
民法本位与民法价值、民法原则、民法典制定以及人、人性、人权等都存有内在联系。民法本位是 民法无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可目前对其研究还相当薄弱。民法本位是民法的出发点,民法价值是 民法本位的指归,它们在实然法中的外化即是民法原则。当吸收多学科理论研究民法本位,构想 民法本位研究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8.
世界各国的防御型反恐怖工作基本上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如果借用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其进行测评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此模式存在一些问题:预防阶段情报信息的核心作用还有待充分发挥,处置阶段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反恐怖机制的协调作用还有待加强,重建阶段人性重建的先导作用还有待突显。因此,这就需要构建一个新型的防御型反恐怖模式,以应对反恐怖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9.
私主体权利本位论——民法论坛一新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章礼强 《政法论丛》2006,8(5):19-23
民法本位是民法的中心任务和价值标准。近、现代民法本位未变,即都是私主体权利本位,只是现代民法带些社会化倾向。近、现代民法及中国现今民法当以私主体权利为本位。申明民法私主体权利本位,并非不顾及有些情况下的社会化倾向,只不过这些“顾及”是为次的,不为本位的,这是由民法的私法性视角所决定的。唯有如此,民法作为私法的主干才可与社会法、公法之社会、国家本位性视角相制约、相抗衡,达成整个法律体系的和谐平衡。  相似文献   
140.
学界在谈论法律文化研究在我国兴起的原因之时,多将其归咎于国外法律文化研究的引入,这固然不错,但笔者以为,恐怕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现实需求使然;法律文化研究在我国的出现,是基于特定“社会居所”的现实欲求和历史思索以及学术共同体内部渴望打破旧有研究格局的需要等多重诱因作用的结果,国外法律文化研究的传入,某种意义上仅仅是开放了法学界希望从更为广阔的角度来理解和解说法律实践的特定接受趋向,同时赋予国内的法律文化研究一种“学术合法性的追认”,并未产生太大实质性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