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4篇
  免费   61篇
各国政治   119篇
工人农民   145篇
世界政治   6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7篇
法律   430篇
中国共产党   297篇
中国政治   781篇
政治理论   309篇
综合类   105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91.
洪大容和"古杭三才"的儒家"益者三友"思想,是东北亚文化交流的组织基础;以追求真正学问之道为文化取向;他们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为东北亚文化的发展和东北亚精神家园建设在历史上产生了积极影响。洪大容作为朝鲜的实学家在北学中国,接受西方文化中,确立了"学问的多元化",追求着自主意识,他为东北亚文化在朝鲜的个性发展所作的贡献恰恰丰富了东北亚文化的精神家园,并在历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东北亚各国各民族的自觉、自立、自信、自强一直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互联网发展对公共决策体制创新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与政府职能转换 ,使公共决策开始面临一系列新的课题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然涉及公共决策体制的创新 ;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 ,为公共决策体制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条件 ;将互联网引入公共决策过程 ,有助于公共决策文化更新、公共决策信息系统更新和公共决策组织系统更新。这不应是个放任自流的过程 ,需要政府予以必要的规范  相似文献   
93.
三苗、荆蛮与瑶族来源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文献记载和考古学材料相结合之下,作为三苗文化遗存的长江中游史前考古学文化,应是包括瑶族先民在内的各古代部族在远古时期的文化遗留。商周时期荆蛮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与■、越、巴、卢戎等族的交错杂处中,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和文化整合,孕育形成新的古代民族族群,这些族群在秦汉以后被史籍按分布地城称为长沙蛮、武陵蛮等.并最终从中分化出莫徭。瑶族的民族来源和文化渊源由此有了比较明确的线索。  相似文献   
94.
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维 《思想战线》2001,27(6):50-54
名人故居是一种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含有丰富的人文价值.充分挖掘名人故居中的文化内涵,是倡导文化旅游,提高旅游品味,促进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95.
谭卫华  阎缨 《思想战线》2001,27(6):103-105
中国的现代化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化的启动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观念与现代市场经济运作要求相结合而显现出极大张力;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要张扬民族文化个性,而且要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对话中,追求民族特质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96.
在社会转型期 ,加强领导文化建设 ,对保证党及其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旺发达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领导文化的社会功能在于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对领导行为具有决定作用 ,对公众意识具有引导作用。现代领导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领导制度文化、领导行为文化和领导观念文化。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领导文化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原则 ,以批判继承、综合创新为根本方法 ,以社会主体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97.
日本及中国的稻作文化与祭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日两国历史久远的稻作文化及相关的祭祀,虽有地域、民族的差异,但也有不少类似之处.这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不无关系.通过实证性、复合性的比较研究,可以阐发东亚稻作文化的一些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98.
本文对毛泽东的中西文化比较观的探讨,从三个层面展开.首先阐述毛泽东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重在揭示古今之异,亦即把握封建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的对立;其次通过对毛泽东早年有关论述的具体分析,以说明毛泽东的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尤其关注中西文化在道德方面的差异,借以强调中国文化为伦理形态的文化,不重视知识论意义上的文化,只重视道德文化;再次阐述毛泽东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不是一种纯理论的探索,而是为了提倡向西方学习.  相似文献   
99.
Despite renewed media attention on the wedding, and the emphasis that this pays to bridal performance, feminist analysis of wedding culture has made few inroads. Accounts are needed that understand women's experience of the wedding day, the narrative of becoming the bride, and the way this takes place against a backdrop of postfeminist ambivalence, where traditional wedding practices are re-fashioned through discourses of (consumer) choice and empowerment. In this article, we draw on qualitative data collected with five married women from the Netherlands, who spoke to us about their wedding day and their experience of being/becoming brides. We show how retraditionalisation shapes a new romaticisation of wedding day storytelling, constructed through transformation and the experience of beauty. In analysing these narratives, we show how postfeminist bridal perfection comes to anchor the subjective and affective power of ‘the wedding’ in contemporary culture.  相似文献   
100.
While scholarship on Islam in the Caucasus has focused on the late Soviet religious revival – the rise of Salafi jihadism and religious radicalisation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se strategic crossroads – no study to date has addressed the discursive struggle over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regional Islam. This article deconstructs these discourses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very varying, and often conflicting, representations of Islam advocated by various actors across the region and within particular republics.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contested functions of regional Islam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a religious revival that is still a work in progr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