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4篇
  免费   61篇
各国政治   119篇
工人农民   145篇
世界政治   6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7篇
法律   430篇
中国共产党   297篇
中国政治   781篇
政治理论   309篇
综合类   105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法律文化是法学的基本范畴和重要论题。根据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研究的方法体系包括:法律文化研究的方法论、法律文化的研究方式、法律文化研究的具体方法。同时,法律文化研究的方法体系应当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以适应我国法律文化现代化乃至法制现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2.
贵州民族文化旅游是贵州特色旅游的支柱,它依托于贵州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成为贵州乡村旅游的闪光点。目前贵州民族文化旅游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试图对此加以分析并且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93.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与文化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概括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特点的基础上,描述和分析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对民族传统道德、传统宗教、传统艺术以及在族际文化交往方面的解释功能,进而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4.
人本法律文化是指主体有关法和法律生活的群体性认知、评价、法律心态和行为模式等,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以法为人服务为目标的法律文化模式。法律文化发展和变革的总体趋势是从人本法律文化向和谐法律文化的现代演进:和谐法律文化是对人本法律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其核心内涵体现为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的法律制度构建、法律文化诸元素之间的协调一致以及法律和谐文化的构筑。  相似文献   
995.
我国政府文化建设起步较晚,政府机构在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较多的问题。只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立起完善的政府文化创新机制,才能走出政府文化建设的误区。  相似文献   
996.
语言禁忌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必然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寻。按照其产生的不同原因和性质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禁忌现象做分类研究,有利于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这一点对外国的读者来说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997.
在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学生中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充分利用高校的现有的各项资源优势,营造良好的成才氛围,使自考生在通过学业考试的同时,各方面素质都同时得到提高,不仅可以弥补自学考试制度对考生校园文化熏陶方面的不足,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为国家培养大批合格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的传统文化题材影视剧可作三种角度的解读,从类型角度而言,很多涉及平民生活理念的影视剧落入了“类型剧”的俗套;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一些涉及“婚外恋”的影视剧与其说是“劝世寓言”,不如说是“欲望叙事”;从“视觉产品”的角度看,很多文化题材影视剧基本被当成了“文化怀旧”产品。它们在强化“情感抚慰”功能的同时失落了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客观立场。  相似文献   
999.
对“短命”企业的文化心理分析表明,我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演变的确有一些不利于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因素,诸如过分的务虚、变通、忠孝、中庸等文化特征,影响了企业品牌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制约了企业公民行为。而扭转企业短命的命运,就要改变那些落后于时代的文化特质,与世界优秀文化接轨。  相似文献   
1000.
色情文化是性文化的消极部分,属低级下流的性文化,具有腐朽性、淫秽性、欺骗性、反文化性的特征。色情文化是诱发性犯罪的“精神艾滋病”,这既有大量事实证明,也有学理上的依据。这种文化能极大地强化人的性本能的动物化,包括强化性欲求,激发性冲动,造成性变态和提供性行为模式;弱化人的控制犯罪的文化性,包括弱化性行为评价,无视性道德控制,破坏性文化发展取向,所以,要控制性犯罪发展,必须遏制色情文化泛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