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36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27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3篇
法律   268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126篇
政治理论   107篇
综合类   35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日本电子政府的构筑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电子政府经历了起步、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实现了政府办公的自动化、电子化,也使日本国民真正迈入了电子政府的时代。  相似文献   
32.
肖日明侵犯商业秘密一案,存在诸多争议,媒体以及法学界对该案予以较多关注。侵犯商业秘密罪应属结果犯而非即成犯,同时本案并未超过追诉时效,因而应追究肖日明及其所在单位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33.
工资集体协商的实质是经济利益的协商,协商的效果和质量取决于协商手段的运用,特别是协商过程中财务信息的运用。研究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涉及的若干会计问题,目的是引导协商主体,充分利用财务信息,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质量,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34.
张举玺 《东北亚论坛》2007,16(1):106-109
从新闻传播的真实性与公正性原则出发,探讨媒体在中俄战略伙伴关系中发挥的三种作用:“尊重事实避免虚假新闻”、“摒弃炒作负面新闻”和“引导沟通充当经贸桥梁”。目的在于从大众传媒领域找到推进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35.
论我国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竞业禁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竞业禁止是指对与特定营业具有特定关系的特定人的行为予以禁止的制度。我国关于竞业禁止制度的立法颇为零乱且不具操作性,应从竞业禁止合同的有效要件诸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36.
我国刑法将侵犯商业秘密罪规定为结果犯,给司法实践带来许多困惑.实践中司法机关被拖入重大损失的认定上,导致对权利人保护不力,使一些本应由刑法调整的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未得到应有的处理,应改变将侵犯商业秘密罪规定为结果犯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37.
在登记对抗主义之下,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的功能不在于创设一个新的权利,而在于为与担保人进行交易的第三人提供信息以及为确定竞存权利之间的优先顺位提供基础。如此,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系统应以声明登记制为基础而构建。《民法典》就动产和权利担保物权的功能主义立法方法为统一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制度提供了法律上的前提。在维持特殊动产、权利担保登记系统的前提下,统合没有所有权登记的标的物上的担保登记系统,并建立两大登记系统之间的电子链接。统一的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系统应是基于互联网的完全电子化的登记系统,其编制采取人的编成主义,并辅之以物的编成主义,涵盖所有在功能上起担保作用的交易类型。担保权人可以自主在线完成登记和查询,但为防止欺诈登记和虚假登记,担保人享有受领登记通知、请求注销或修正登记的权利,担保权人负有注销登记的义务。  相似文献   
38.
商业秘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国家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保护。面对我国当前在商业秘密保护方面所面临的严峻形势,除了应借鉴国外大企业关于商业秘密保护的一些实际有效的措施之外,还应通过法律途径加强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和救济。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工程建设商业贿赂犯罪案件数量增加,呈上升态势,及时破获此类案件是经侦部门的全新课题。本文分析了工程建设商业贿赂犯罪案件的表现,找出其特点,着重探讨了如何破获此类案件的侦查方法,以求服务于侦查实践。  相似文献   
40.
Globally there is an increasing focus on the private sector as a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actor. One element of the private sector’s role emphasised within this new focus has b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activities, whereby the private sector claims to contribute directly to local development. There is now a substantial body of work on CSR but it is a literature that is mostly polarised, dominated by concerns from the corporate perspective, and not adequately theorised. Corporations typically do development differently from NGOs and donors, yet the nature and effects of these initiatives are both under-researched and under-conceptualised. In this paper we argue that viewing CSR initiatives through a community development lens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ir rationale and effects. Specifically we develop a conceptual framework that draws together agency and practice-centred approaches in order to illuminate the processes and relationships that underpin corporate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