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3篇
  免费   269篇
各国政治   39篇
工人农民   755篇
世界政治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7篇
法律   790篇
中国共产党   128篇
中国政治   319篇
政治理论   145篇
综合类   98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双重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双重劳动关系是当前劳动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承认双重劳动关系的合法性并不违背劳动关系的从属性特征,而且只有承认双重劳动关系的合法性才更有利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鉴于双重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应该对双重劳动关系进行规制。最高工时制度、最低保障制度、经济补偿金以及社会保险的有关规定对双重劳动关系也应该适用。  相似文献   
62.
劳动争议是劳资关系矛盾的集中表现。本文首先分析了民营企业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变化、产生的原因及争议解决方式等方面的特征,指出了民营企业成为当前劳资关系矛盾的重点;其次,本文分析了民营企业中劳动者权益保护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本文从劳动者权益维护的角度提出了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63.
工会领袖们的困惑:劳动关系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向世界各国工会提出严峻挑战,工会必须进行相应变革,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目标,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协调劳资矛盾,以应对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挑战。  相似文献   
64.
心理契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契约作为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工具,正在被视为解决组织与员工之间矛盾的基本方式受到关注。实践表明,和谐劳动关系的建构与发展,离不开心理契约的动态平衡。在管理实践中,应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以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65.
需要一种中介和桥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工会的具体实践连接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与工会学、劳动关系学等具体的有关工人阶级和工会的社会科学连接起来。劳动哲学就是这样一种中介和桥梁。  相似文献   
66.
论工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政治命题,它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因为社会的运行和发展都要靠劳动来维系,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工会是劳资关系矛盾的产物,对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开滦煤矿是中国近代较大的工业企业之一,有数万产业工人,建矿后的几十年间,矿工进行了数十次罢工运动,沉重打击了晚清政府、英国资本家、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统治,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工人运动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8.
我国目前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无论在现行相关的法律法规赋予权利义务方面,还是权利缺失时权利救济的程序保障方面,都存在不完善之处。应尽快确立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公平、公正及经济性价值取向;同时,应由当事人自由选择仲裁及诉讼程序,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相似文献   
69.
就业协议是我国高等院校要求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有关毕业生工作的协议,可以作为统计就业率,确定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依据.但实践中对就业协议的性质不清、内容存在问题,导致就业协议存在虚假签约、毁约现象比较严重,有必要对就业协议进行改革,用法律手段调整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70.
由于社区服务令制度具有经济补偿及协助违法者心理康复的双重作用,因此我国应将其用于处罚轻微犯罪行为人。对于轻微犯罪行为,偏重于教育而不是惩罚的社区服务令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体现了刑罚的个别化,减缓了刑罚的报应本能,给刑法生硬的面孔带来了温情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