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23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283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161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3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外来务工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生成有其主体和环境两方面的原因。主体方面受错误的人生观、不健全的认知结构、较差的消极情绪控制能力、明显的个体矛盾性、法律意识淡薄、较低的犯罪感等因素的控制;环境方面受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因素的影响。全面分析这些因素,有助于了解外来务工青少年犯罪心理产生的原因和演进过程,对防范外来务工青少年犯罪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22.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if fingerprint specialists could be influenced by extraneous contextual information during a verification process. Participants were separated into three groups: a control group (no contextual information was given), a low bias group (minimal contextual information was given in the form of a report prompting conclusions), and a high bias group (an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fingerprint expert provided conclusions and case information to deceive this group into believing that it was his case and conclusions). A similar experiment was later conducted with laypers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ngerprint experts were influenced by contextual information during fingerprint comparisons, but not towards making errors. Instead, fingerprint experts under the biasing conditions provided significantly fewer definitive and erroneous conclus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contrast, the novice participants were more influenced by the bias conditions and did tend to make incorrect judgments, especially when prompted towards an incorrect response by the bias prompt.  相似文献   
223.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说明新生代农民工这个庞大的群体已经引起中央的重视。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自卑、孤僻、逆反等不良心理,我们必须通过打破体制性障碍,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作用等对策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24.
对农民权利的平等保护不只是一般法上的权利保障问题,其既是法学的根本任务,在相关学科视域下也具有同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哲学上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尊重人的尊严的具体表现,符合功利主义经验评判。从社会学上看,是在二元社会体制下实现帕累托最优和缓和社会冲突的客观需要。在法学上,既是法律平等原则的基本体现,也是我国宪法的内在要求。在经济学上,不仅事关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而且是判断发展观的标准。  相似文献   
225.
绑架犯罪行为是绑架犯罪行为人在其绑架犯罪心理的支配下实施的。而绑架犯罪心理的形成,又是绑架犯罪行为人所身处的内、外各种因素交互影响与作用的结果。笔者试图依据犯罪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从绑架犯罪心理的内化过程、外化过程、变化过程等三个方面的综合分析中,揭示绑架犯罪心理形成的机理,以求促进对绑架犯罪的防控、侦讯、矫正等项工作。  相似文献   
226.
改革开放以来,部分中国青年出现了一些之前少有的宗教心理现象,如皈依、祈祷、信仰治疗和入迷等。这些宗教心理现象的出现主要是源于当代中国青年特有的一些宗教心理,诸如青年群体的需要心理、认知心理、兴趣心理、群体心理和逃避心理。  相似文献   
227.
近年来,随着色彩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色彩心理学作为一个新的发展学科,在预防和抑制犯罪及改造罪犯的运用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犯罪心理与色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系,揭示色彩心理学与人格形成的深刻内涵,探索色彩心理学在罪犯教育改造中的特殊作用,对实现罪犯人格复苏、回归社会的目的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28.
229.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存在着三种话语形态,即"我的"心理学,"你的"心理学,"我与你的"心理学.不同的话语形态蕴含了不同的研究模式,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是"我"、"你"的关系."我"、"你"长期各自为阵,成为两极.话语上的割裂最终导致了心理学的科学性与现实性的割裂.只有在"我与你"的话语形态中,通过对话,才能将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与现实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30.
从实体自我到关系自我——后现代心理学视野下的自我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主流心理学在考察"自我"时,假设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作为精神实体而存在的"我",它是个体存在的核心,统领着我们的一切.后现代心理学对这种实体自我观进行了猛烈批判,认为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真实的实体自我.后现代心理学从社会建构主义出发,将自我视为关系的创造物,是我们在与他人的关系中通过语言建构而成.它将自我理解为关系性的、多元的、变化的、去中心的.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人们自我意识观的变化要经历策略操作者、混杂人格和关系自我这三个不同的阶段.后现代心理学自我观的提出对我们理解自身、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