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81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39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9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离婚损害赔偿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主体与举证责任等方面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以期能为司法实践提供可资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2.
作为犯罪的本质特征必须为古今中外所有种类的犯罪所共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都不具有犯罪本质特征的属性。应受刑罚惩罚首先是某类行为被作为犯罪纳入刑法的原因.而后才是某个行为违反刑法所应得到的结果,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确定罪与非罪的标准,只有应受刑罚惩罚性才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33.
监狱法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从监狱法治化视野看,监狱法治文化是监狱法治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对监狱法治化内涵的补充和完善。中国监狱法治文化的理论基础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法律文化。亦是两者的有机结合。研究中国监狱法治文化必然要立足于中国监狱特色。对监狱法治文化本质的解析,有利于理解和弘扬监狱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   
34.
中国尚未建立科学的婚姻判断标准体系,判断婚姻的主要标准,就是单一的婚姻效力判断标准。不论是什麽形态的婚姻,都用婚姻有效无效标准判断。这种婚姻判断标准,不能满足理论与实践的需要,容易造成对不同婚姻形态的误判。因此,应当建立以婚姻的属性要件、形成要件和效力要件为评判标准的科学评判体系。  相似文献   
35.
作为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语词,“妇女”和“母亲”在《宪法》中的含义比较复杂,需要从理论上明确界定。基于宪法概念的规范性与确定性要求,应从宪法精神与目的出发,结合《宪法》文本并参考相关法律,对《宪法》中的“妇女”作广义界定,并从婚姻家庭与国家社会两个层面来解读《宪法》中“母亲”的含义。此外,“妇女”和“母亲”都是《宪法》中特殊的基本权利主体,二者存在诸多差异,但其联系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6.
在我国,辨认的法律属性尚不明确,因此,法院难以确定辨认结论的证据能力标准,实践中多按证人证言对待。这种处理,同世界多数国家相比,实际上是降低了辨认结论的证据能力标准,增大了误判的危险性。我国刑事诉讼法则对辨认未作任何规定,使辨认作为侦查措施的正当性和辨认结论作为证据的合法性都成为问题。这种状况必须及时改变。建议在修订刑事诉讼法时在侦查措施和证据部分增加相应内容,对辨认程序进行规制,将辨认结论作为单独的证据形式规定,并将前面有关程序性规定作为评判辨认结论证据能力考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37.
社区矫正系统由对象、主体、技术和资源等要素构成。社区矫正对于矫治罪犯、节省资源、促进社会和谐等具有积极功效。社区矫正具有多元的目标体系,而实现预防再犯效果的最优是其核心目标。由于缺乏实证调查与分析,目前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是否取得了预期成效,还无法定论。增强社区矫正系统内各要素的性能,优化社区矫正系统的组织结构,营造良好的社区矫正外部环境,是提高社区矫正整体功能的基本途径。其中,优化社区矫正的组织结构、调整各方关系是有效提高社区矫正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38.
我国现有的法律对刑事和解制度尚无明文规定,但该制度所独具的优势得到了我国学者的广泛认可,司法实践中也有了大胆的尝试。究其原因,就在于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有着一定的刑事实体法基础。  相似文献   
39.
文章针对西宁市刑侦队伍和刑侦基础工作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结合相关材料和数据,对西宁市刑侦队伍及其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了西宁市刑侦队伍和刑侦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人员少、任务重、经费缺等不适应刑侦工作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通过加强刑侦队伍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提高刑侦基础工作的科技含量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0.
治安秩序是由一定的时空点和治安秩序的破坏力、控制力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定时空点是治安秩序的载体,破坏力是治安秩序构成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控制力是治安秩序构成要素中决定性因素.现实的治安秩序状况就是治安秩序的破坏力和控制力在一定时空点上相互作用的表现情态.当治安秩序控制力大于或等于破坏力因素时,治安秩序就会稳定或基本稳定,反之,则会出现不稳定或非正常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