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8篇 |
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4篇 |
工人农民 | 8篇 |
世界政治 | 7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5篇 |
法律 | 74篇 |
中国共产党 | 64篇 |
中国政治 | 71篇 |
政治理论 | 32篇 |
综合类 | 13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Stevo Đurašković 《Nationalities Papers》2016,44(5):772-788
Most scholarship on post-Communist Croatia claims that the first Croatian president, Franjo Tu?man, intentionally rehabilitated the legacy of the World War II (WWII) Croatian Usta?a and its Nazi-puppet sta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Usta?a has been linked to Tu?man’s national reconciliation politics that tended toward a particular “forgetting of the past.” The national reconciliation was conceptualized as a joint struggle of both the Croatian anti-fascist Partisan and the Croatian WWII fascist Usta?a successors to achieve Croatian independence. However, the existing scholarship does not offer a comprehensive explanation of the nexus between national reconciliation and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Usta?a. Hence, this article will present how “Usta?a-nostalgia” does not stem from Tu?man’s intentions, but rather from the morphological gap occurring in Tu?man’s nation-building idea. Namely, Tu?man’s condemnation of the entire idea of Yugoslavism and Yugoslavia eventually brought about the perception that any historical agent advocating the idea of an independent Croatia is better than any form of Croatian Yugoslavism. Finally, the article will present how contemporary Croatian society is still seeped in “Usta?a-nostalgia” due to the hesitation of the post-Tu?man Croatian politics to come to terms with the legacy of his national reconciliation politics. 相似文献
22.
环境保护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这不仅要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尤其应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社会文明;还应从环境的角度,拓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把道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23.
试论我国新农村卫生人才医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菊仙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30(4):43-45
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医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哲学原理,决定了农村卫生人才医德的内涵具有继承性、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加强医学高职高专学生的医德教育,加强乡村医生培训中的医德教育及机制建设,是新形势下农村卫生人才医德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4.
论邓小平教育理论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教育改革和人的现代化的重要理论。人的现代化依赖于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基础,“四有”新人是人的现代化的具体目标,“三个面向”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25.
当代新加坡道德教育的主要特色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鸿燕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2,16(4):83-86
新加坡道德教育坚持以东方价值观为核心 ,在兼容东西方古今德育精华的基础上不断改变和完善 ,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色。这就是 :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 ;大力推行儒家伦理教育 ;重视国家意识培养 ;注重东西方德育之整合和道德教育社会大环境的营造。这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的道德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6.
阎新丽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6(1):29-32
人的全面发展 ,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人格理想和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自身发展的最高境界 ,是人的内在发展与外在发展的统一 ,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相统一的历史过程。新时期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27.
自由·人权·法治——人性的解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自由是基于人类本性的一种需要 ,而人满足需要的特有方式又决定了“凡是自由 ,皆有限度” ;反映人类共有需要的人权 ,不完全等同于可能包含个人特征的“个人权” ,一国人权的具体内容取决于该国最大限度满足公民需要的客观条件 ;以保护、发展基本人权为核心的现代法治必须以反映人类共性的社会基本伦理为基础。 相似文献
28.
王鸿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1,24(6):28-29
认真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思想的理论意义,对于我们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相配套的思想道德体系,具有重大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
发展根植于人类本身所固有的对现有事物的否定与超越精神,是人类为自己设定的永恒目标。然而,在传统发展理念支配下,发展的标志要受制于“人类中心论”和“物本主义论”,由此造成人与自然矛盾的加剧。传统发展理念的形成直接根源于人类作为思想前提的真理观和价值观上的误区。构筑“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解决人类生存危机、实现本真意义上的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的终极指向是全面而自由的人。 相似文献
30.
中国教师自古以来是作为士或知识阶层的一员而存在,以传递或创造精英文化、再生产新的文化人为自己知识人角色与职守的定位.基于民间意义的发现,陶行知消解了传统教师知识人角色的定位,将教师的身份从知识阶层的一分子转变为民间大众的一员,将教师的知识人角色从精英文化的再生产者转变为民间大众文化的学习者与传播者,从书本知识的传递者及真理的代言人,转变为民间教育意义的发现者以及创造性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