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49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100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24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介绍了在俄罗斯联邦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分子所应拥有的法律地位。从中可以了解其与我国的罪犯的法律地位的异同之处,希望能够对我们在刑罚执行过程中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2.
死刑缓期执行(简称"死缓"),是我国独创的刑罚制度,是我国关于人权保护在刑法上的体现。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废除死刑的呼声日益高涨,而我国的现实状况却不允许我国废除死刑。死缓制度的确立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我国死刑的适用率,缩小死刑的适用范围,与国际立法趋势相同。死缓制度作为我国独创的刑罚制度,在社会上既起到威慑作用,又有利于保护人权,是符合我国法制要求的制度。为了更好地适用死缓制度,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把握死缓的适用标准以及适用的法律后果,保证死缓制度的正确适用。本文将从这两方面对死缓制度的适用作出论证,希望可以为完善死缓制度,为其在现实中的适用起到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53.
随着中国大陆与台湾交流的扩大与加深,民间纠纷不可避免,仲裁日益成为重要的纠纷解决机制。本文从比较法的角度入手,就仲裁的相关法规、准予执行或不予执行的要件、管辖权、执行的进行、中止、恢复及终结、仲裁裁决的形成、仲裁裁决的执行力等方面分析了两岸仲裁法律制度的不同规定,并就其中的若干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4.
我国死刑执行程序的法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改和完善死刑执行程序是顺应国际大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当前死刑程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规定,分析了我国死刑执行程序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5.
对刑罚的选择,是人类社会理性而又无奈之举。随着社会的发展,刑罚理论也相继出现了报应主义、功利主义、并合主义。20世纪70年代,由于对现实的刑罚哲学和实践的不满,还出现了报应观念的重新复活。激烈而富于理性的争论给我们带来理论繁荣的同时,也从侧面体现了刑罚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刑罚使包括犯罪人在内的普通民众更加冷酷无情;刑罚是用诚实人的钱为犯罪买单;刑罚干涉了社会生活的有序性及正常性;刑罚造成情感的创伤。  相似文献   
56.
乡镇基层依法行政事关农村发展大局。依法行政 ,需要加大普法力度 ,努力培养群众的法律意识 ;需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基层干部法律素质 ;需要努力改善基层干部的行政执法环境 ;需要加强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57.
美国死刑制度评述──以俄勒冈州的死刑制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美国俄勒冈州死刑制度为背景,介绍了美国死刑的制度的发展史、死刑制度的具体运作、普通美国人对死刑制度的看法与观点、全美死刑的概况以及美国死刑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8.
刑事执行法律关系是刑事执行法典制定过程中必须深入研究的带有前提性的理论问题 ,刑事执行法律关系是刑事执行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而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刑事法律关系在性质、构成以及刑事执行法律事实方面所具有的特殊属性 ,是制定刑事执行法典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9.
良好的执法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监狱的执法环境发生了诸多新的变化:犯罪构成由相对单一向多样化转变、监狱结构由义务主体向权利主体转变、监管目标由狱内安全向狱外不再重新犯罪转变、狱务公开由封闭性向相对开放性转变。针对监狱执法环境的转型及现实之困惑,应落实完善法律体系、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能力、落实执法责任等调适之...  相似文献   
60.
我国传统的监狱行刑模式亟待改革,采用以社区刑罚为主的社会化行刑方式成为刑事执行体制改革的方向。行刑社会化符合我国宽严相济形势政策的基本要求,也是对犯罪和刑罚科学化认识的必然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刑事价值理念。基于刑事一体化的研究进路,行刑社会化的实现不仅需要树立革新行刑理念,完善刑事立法和司法,更需要鼓励社会参与罪犯矫治,优化社区行刑机制,拓展刑事执行的社会化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