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38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59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109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199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高职院校如何按照中央提出的要求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增强党务公开工作的透明度,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党建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新课题,在研究影响高职院校推进党务公开现实策略选择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党务公开现实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62.
新时期深化发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必须深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工作重点,把坚持完善职代会制度作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权益为主线,抓好规范运作和拓展延伸;强化监督制约,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与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3.
加强高校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是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校务公开是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在新的世纪里 ,研究与探索校务公开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关系 ,加大校务公开的力度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 ,对于贯彻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4.
全民法律意识亟待增强。加强立法和提高立法质量,切实执法,开展“普法”教育活动,进行经常性的法制宣传,强化执法监督,提倡讲案学法,加强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等等,都能有效增强全民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65.
推行厂务公开,首先必须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在推行厂务公开的过程中,必须突出重点,抓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推行厂务公开要在健全制度、突出实效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66.
基层党务公开是党内基层民主的重要形式,是推进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助力,是体现基层党组织形象的重要窗口。就现阶段而言,基层党务在公开内容上应重点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重大及长远决策、党风廉政建设、干部人事变动等党务内容;在公开途径上应突出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多措并举等特点;在公开程序上应突出公开内容必须有审批程序、公开过程必须有协调机制、公开情况必须有监督制度、公开效果必须有反馈渠道等要求;在公开效果上应突出唤起党员主体意识,切实解决涉及党员切身利益的知情权问题,落实党员对重大决策的参与权。  相似文献   
67.
谈公安信息化与警务变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安信息化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它需要有组织管理的变革支撑。传统警务组织不适应警务信息化的需求,应当向基于信息技术的组织转变,需要从流程、结构、人员、文化四个方面进行变革。在当前的警务变革中,必须突出警务信息中心的地位;强化警务信息资源的观念;实现全体民警的信息意识与信息素质的再造。采用新型的警务组织形式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68.
关注青年外事工作的新变化与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利益需求更为多样化,呈现出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鲜明时代特征。青年外事工作必须顺应这一变化,进一步服务于青年利益需求,加大开展青年国际交流活动的力度,实施多层次、多形式的青年人力资源开发项目。  相似文献   
69.
政府信息公开是推进民主政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文明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偏重保密,公开程度较低,且政府为社会提供信息的方式和渠道过少,这既有认识上的原因,也存在政府工作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的问题,尤其是保密问题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难点。为此,我们必须从法律、法规上来解决问题,从组织上来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  相似文献   
70.
The literature on social justice, and social justice movements themselves, routinely ignore nonhuman animals as legitimate subjects of social justice. Yet, as with other social justice movements, the contemporary animal liberation movement has as its focus the elimination of institutional and systemic domination and oppression. In this paper, I explicate the philosophical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the contemporary animal rights movement, and situate it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social justice. I argue that those committed to social justice – to minimizing violence, exploitation, domination, objectification, and oppression – are equally obligated to consider the interests of all sentient beings, not only those of human be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