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63篇 |
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50篇 |
工人农民 | 40篇 |
世界政治 | 81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46篇 |
法律 | 1588篇 |
中国共产党 | 59篇 |
中国政治 | 249篇 |
政治理论 | 202篇 |
综合类 | 76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84篇 |
2019年 | 69篇 |
2018年 | 88篇 |
2017年 | 92篇 |
2016年 | 99篇 |
2015年 | 77篇 |
2014年 | 137篇 |
2013年 | 304篇 |
2012年 | 227篇 |
2011年 | 150篇 |
2010年 | 144篇 |
2009年 | 156篇 |
2008年 | 223篇 |
2007年 | 278篇 |
2006年 | 191篇 |
2005年 | 148篇 |
2004年 | 118篇 |
2003年 | 114篇 |
2002年 | 69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5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正义、文明传承与后代人:“代际正义的可能与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际正义是一种新的社会正义形式。现在法学各个学科后代人权利、代际公平原则、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研究,迫切需要使用语义分析的方法对于代际正义的概念、特征和要素进行明确的界定,以使法学研究能够在一个清晰和确定的学术范畴基础上展开,避免由于对代际正义理解不同而造成理论上不必要的争议。 相似文献
172.
通过对中国法学自1978年以来26年间的这一个时代的批判,邓正来提出了一种以社会秩序的建构及其正当性为核心问题的中国法律哲学观,其任务是建构一种"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为主题的系列论文,不仅强调了世界结构是这种法律哲学观的历史性条件,还隐含着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必须考虑的三类正义问题. 相似文献
173.
我国的刑事法律仅规定"羁押"的日期应当在被告人被判处的自由刑中予以折抵,而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这样的"非羁押式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日期排除于折抵刑期之外.从刑事司法公正、被追诉人的权利保障及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三方面论述"非羁押式强制措施"应予折抵刑期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并提出具体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4.
论民商法价值取向的异同及其对我国民商立法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民法和商法作为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重要法律制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其区分依据除了要考虑法律的调整对象之外,立法价值取向的差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民法的最高价值取向是公平,立法上采取的是公平优先原则;而商法的最高价值取向则是效益,立法上采取的是效益优先原则。正确认识民法和商法在价值取向上的不同,无论对于理论研究还是司法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5.
经过联邦法院对 ADR 的十几年的探索实验,美国国会最终通过了1998年《ADR 法》,为 ADR 措施的开展发放了“绿卡”。该法要求所有的美国联邦法院实施“当事人服务型”的 ADR 措施,并允许法院强制当事人参加 ADR 程序。联邦法院 ADR 部门要想成功有效的实施该法,对各种 ADR 措施进行选择,以使其与现有的法院体系相兼容,同时为当事人提供便利,首先要协调好 ADR 措施所内涵的正义模式与一直引导着法院的传统的判决型的正义模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6.
Lorna Grant 《Police Practice and Research》2020,21(4):368-382
ABSTRACT Procedural justice theory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understanding police–citizen relationships. To test the universality of procedural justice theory, researchers have tended to assess the relative impacts of normative and instrumental models of policing in different geopolitical contexts. Building on Reisig and Lloyd’s study in Jamaica, we test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relative impacts of procedural justice (a normative factor) and police effectiveness and risk of sanctioning (instrumental factors) on Jamaicans’ obligation to obey the police and willingness to cooperate with police. We found that procedural justice predicted both obligation to obey and cooperation, although obligation did not predict cooperation. And while effectiveness predicted obligation, it was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cooperation. Lastly, older citizens were more willing to cooperate with police. The study’s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7.
从1979年刑事诉讼法颁布至今,专家参与我国刑事司法的制度功能变得开放而多元。专家制度功能的多元化,根源于刑事司法的三重逻辑:弥合法律人与专家之间知识鸿沟的“认知逻辑”;落实公检法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权力逻辑”;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与实现控辩平等的“权利逻辑”。从结构主义与整体主义的视角看,当前,刑事专家制度存在明显的体系化缺陷,主要表现为专家制度过度权力化、专家制度功能尚未结构化、专家制度不够规范化。改进刑事专家制度,应当采取体系化路径:首先,将多元专家参与模式调整为鉴定人与专家辅助人二元专家模式;其次,彰显专家制度的“权利逻辑”,矫正过度权力化倾向;最后,构建系统化的专家制度,为专家服务刑事司法创造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178.
周永坤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0,(2):19-29
上世纪初,韦伯提出并论证了韦伯命题——中国司法属于非形式主义的卡迪司法.近百年以后,中国大陆就这一命题的真伪进行了长达10多年的高水准学术论辩.如果正确理解了韦伯社会学思想的核心概念——理想类型——及其衍生的卡迪司法的真谛,并运用整体的观念来评价中国司法,则韦伯命题的成立是无可置疑的,否定论者所列举的实证材料,并不是韦... 相似文献
179.
亲情正义与规则正义的立论基础不同,导致涉亲情案件中依法律规则的裁判结果与社会的情感评价可能冲突。亲情正义强调亲情伦理,思考问题充满感性和区别对待,更注重亲情带来的义务要求。而规则正义强调法律至上、理性思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注重平等对待。为弥合二者冲突,借鉴不同地方的法治经验实属必要。立法和司法也应更积极回应亲情正义的要求,清晰界定涉亲情案件中对事、对人的适用范围,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如此方能实现法律与情理的合理互动。 相似文献
180.
公正司法要求树立正确的刑法解释理念。正确地解释刑法,应当在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兼顾罪刑均衡原则,采取以主观解释论为主,客观解释论为辅的立场。解释刑法一方面要求解释过程符合可预测性,另一方面也应重视解释结论的妥当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