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3篇
  免费   91篇
各国政治   52篇
工人农民   114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篇
法律   775篇
中国共产党   50篇
中国政治   291篇
政治理论   120篇
综合类   5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环境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期的调查结果表明,未成年人犯罪出现低龄化、团伙化、手段成人化、类型多样化等特点,而家庭环境不良或监督、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下五种类型的家庭容易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1)残缺型家庭;(2)教育和抚养方式不良型家庭;(3)家庭条件优越和"经济运行不良"型家庭;(4)父母行为不良型家庭;(5)知识结构不良型家庭。由于家庭与未成年人的天然关系,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较之学校、社会更直接、更有效、更重要,父母的教育态度、行为方式和成长环境对未成年人人格的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2.
The co-occurrence of domestic violence and child abuse is well documented (Appel, A. E., & Holden, G. W. (1998). J. Fam. Psychol. 12: 578–599; Edleson, J. L. (1999). Violence Against Women 5: 134–154).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correlates of co-occurring wife and child abuse. Analyzing data from the 1985 National Family Violence Survey (subsample N = 2733), this study identified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co-occurrence of wife and child abuse. One-way ANOVA and chi-square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to compare characteristics of parents, children, and households among subgroups of families reporting some form of abuse. Key differences emerged between the three types of homes compared (i.e., those with child abuse alone, wife abuse alone, or wife and child abuse), indicating possibly distinct etiologies and processes. In particular, the co-occurrence of wife and child abuse was marked by less education, worse health, increased reports of depression, and increased husband drug use. Findings may be useful to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interested in risk factors for different forms of family violence.The total does not equal 100% because certain states report more than one form of maltreatment per child.  相似文献   
133.
甲基安非他命(冰毒)诱导基因表达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ang J 《法医学杂志》2004,20(3):185-188
甲基安非他命进入机体后,其最根本的变化是引起了成瘾者许多基因转录和表达改变。这些基因包括与神经元损害有关的基因、与日节律有关的基因、与行为异常有关的基因及其它一些无法分类的基因。它们基因转录和表达水平增高或者降低引起了甲基安非他命成瘾者各种临床表现。研究这些基因表达可以为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4.
"弱国家"形态及其根源:印尼的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礼伟 《东南亚研究》2003,(2):27-33,40
本文主要探究弱国家的形态特征及其根源,并具体分析了印尼这一个案.所谓弱国家,是指政府(履行其基本职能的)能力滑坡、社会结构趋向于涣散的这一类国家,是介于正常运转国家与失败国家之间的一种国家类型.造成弱国家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政治形态转型期的新旧二元结构冲突,也包括原本就比较松散的种族一宗教结构,以及全球化时代来自世界体系的压力.新权威主义可能是转型时期国家避免弱国家局面的一种实用制度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5.
生产要素主要是指劳动、资本、土地和经营才能。收益在不同的生产要素之间进行分配, 各生产要素在获取报酬时, 是以让渡自己的产权为前提条件的。在改制企业, 工资分配与红利分配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收入差距将继续扩大。工资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依托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培育和完善市场主体, 建立合理的收入分层机制, 实现三大分配原则, 保证收入分配与社会经济目标和企业经营目标的融合与协调。  相似文献   
136.
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家长,对个体、家庭乃至社会造成负面影响.通过对社会环境和家庭因素分析,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有其产生的必然性.青少年的违法行为大部分在外界环境的诱惑下产生,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和盲目性,只有从感化他们的内心,措施得当,并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家庭和个人积极合作,才能预防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7.
试论毒品犯罪与社会化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宁。现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社会问题。毒品犯罪有其特定的社会因素。在治理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搞好新型毒品的预防教育;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管控。消除毒品泛滥的渠道;加快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保障,狠抓禁吸强戒工作;加大打击力度,发挥专门机关的职能作用;铲除境外毒源,与周边各国协作,共同打击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138.
朝鲜半岛北南关系的改善为韩国对朝鲜投资开拓了广的前景,但投资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因此,要探讨新的投资途径。  相似文献   
139.
《Women & Criminal Justice》2013,23(1-2):87-106
Abstract

In 1992, the Tamil Nadu State government in India began to introduce all-women police stations whose primary role is to deal with crimes against women, including family violence and dowry disputes. Dowry giving is a customary practice in India, which often results in disputes between young wives and their new families. As a result, the young women may be subjected to physical and mental ill treatment, sometimes resulting in death. Using detailed data from 474 case records and interviews with 60 dowry victims,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how women police stations serve as a dispute processing system, and describes the services extended by the stations to the victims of dowry disputes. Many cases were successfully resolved and violence was frequently reduced. The study holds implications for the extension of training in dispute resolution for women police in India.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