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3篇
  免费   91篇
各国政治   52篇
工人农民   114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篇
法律   775篇
中国共产党   50篇
中国政治   291篇
政治理论   120篇
综合类   5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考察了1949年建国前中国男权家庭中,父权与夫权的交织作用对夫妇权力关系的影响。其基本方法是跳出性别分析方法的局限,将家庭男权制度置于父系继嗣的体系中去研究,从而揭示已婚妇女在代际和夫妻权力关系方面错综复杂、起伏跌宕的婚姻历程。研究发现,在大家庭里,当父权起主导作用时,年轻夫妻均无权力,婆婆受父权的保护,受父权压迫最大的是家中儿媳。在"反哺"阶段,夫权往往用来保证男方的父母老有所养,而非完全满足男方的私利。夫妻之间,妻子通过生育子嗣和参与家庭事务逐步纳入父系体系,增强了丈夫对她们维系父系家庭的依赖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夫权对她们的约束。本文展示了至少在中国部分的父系继嗣家庭中,当夫权遇到父权时,性别与代际权力出现多重性,易变性和内争性,从而造成夫权时强时弱,时有时无,既同父权遥相呼应,又与其发生冲突。因此,中国传统男权家庭中妇女的地位在一生中是变动不定的。中国妇女在父系家庭中的地位也只有放置于纵(父权)横(夫权)两个轴心当中,通观她们的全部生活历史才能完全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42.
经典著作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强烈的震撼力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注定其可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当代大学生崇尚经典,对经典著作心存敬畏.但其阅读经典的实际情况又令人堪忧。要改变这种尴尬,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多方联动,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43.
商业贿赂犯罪的动态特征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发生在商品流通和服务行业等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并未得到切实有效地根治,作为一种具有动态意义的新型经济犯罪活动,其触角逐步伸入其他行业和领域,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发展态势。其动态变化特征主要有:犯罪形式多样,犯罪手段隐蔽,侦查难度加大;行业特点明显,发案部门集中,窝案串案突出;案件数目上升,涉案金额加大,大要案比例高;职务犯罪突出,主体特征明显,顶风作案严重。其发展趋势表现为:犯罪领域扩展,防控精度下降;作案手法翻新,查处难度加大;组织程度提高,期货特征明显;社会影响恶劣,危害程度加剧。各地应根据本地商贿犯罪现实情形与发展态势,建立健全惩防商贿犯罪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4.
“隐性动态贫困”的识别与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扶贫济困工作未来所面对的主要挑战。传统治理工具主要应对“绝对贫困状态-相对贫困状态”路径及存在可识别的贫困表征的相对贫困问题,较难对“非贫困状态-相对贫困状态”路径的相对贫困问题进行有效的识别与应对。以“隐性动态贫困”问题的有效识别与应对为目标,国家应推出反向国债作为一种新的扶贫济困的治理工具,以作为传统扶贫济困治理工具的补充,为相对贫困中的“隐性动态贫困”问题的识别与治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5.
随着社会变革的加速,乡土社会步入了高风险阶段。面对自然或人为引起的乡村重大事件,作为掌舵人的农村基层干部,其应对成效如何、受制于哪些因素,相关问题需要做深入探讨。实证研究表明,在处置乡村重大事件过程中,基层干部个人的价值取向、能力禀赋乃至个性特征直接影响着应对成效;同时,乡土环境、制度环境对基层干部的应对成效也有着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6.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创新涉及到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导向等一系列制约因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人伦轻科技、重群体轻个体、重一统轻发展、重权威轻后生的价值观对创新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47.
康爱霞 《学理论》2012,(26):110-111
语言的使用不仅因情景、地域的不同而变异,也因各种社会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形成变体,因此翻译是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的,其功能就是要服务于社会,因此翻译存在的理据不是语言的差异性,而是语言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48.
赵旭 《法学杂志》2012,(7):147-151
格老秀斯法权思想是人类思想的精华代表。作为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法权思想包含自然法、国际法和万民法内容,为17世纪之后世界秩序的构建制定了法律框架。格老秀斯代表作《战争与和平法》和《海洋自由论》即已凸显了法律的人本化因素。本文通过探讨格老秀斯法权思想中的自然法和国际法理论,分析格老秀斯法权思想中所表现的人道主义、正义、自由、道德和普世主义等人本化因素的内容,为当前中国社会的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基于北京市流动人口家庭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在京流动人口留京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实证数据表明,是否拥有住房和在京时间是影响流动人口留京意愿的关键因素。而是否有配偶对流动人口留京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城市适应作为影响流动人口留京意愿上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尤其是生活水平满意度和社会接纳状况对流动人口的留京意愿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0.
当今大学生是一个庞大而特殊的消费群体,在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他们的消费心理、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等也不尽相同。然而,由于大学生还未迈入社会,他们的经济主要来源于家庭,是纯粹的消费者,属于"寄生型"消费者。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在杭高校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其家庭背景的调查,分别探讨他们的消费行为与其家庭背景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