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5篇
  免费   46篇
各国政治   47篇
工人农民   35篇
世界政治   60篇
外交国际关系   88篇
法律   257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176篇
政治理论   179篇
综合类   3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81.
82.
鉴于台资企业在两岸经济的重要地位以及当前两岸金融合作的乐观态势,研究台资企业的资本结构特征以及在中国大陆的融资行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由此,本文对大苏州地区的台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取了第一手的台资企业(研究样本)财务资料和融资信息,对台资企业的资本结构特征以及在中国大陆的融资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台资企业的负债融资主要是依靠经营性负债和(或)短期性借款;向金融机构借款的比率并不高,且借款形式以短期借款为主;向大陆中资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融资是台资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尤其是在周转金安排上;造成台资企业在大陆借贷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政策、法令限制和企业自身财务的不佳.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3.
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以及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出现,金融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但伴随而来的是因金融市场监管不力,内部控制疏漏以及其它各种原因所引发的金融犯罪活动也日趋猖獗。因此,研究这类犯罪的特点及其侦防对策,以更好地为打击这类犯罪提供参考,实为必要。  相似文献   
84.
王占洲 《政法学刊》2007,24(5):14-19
在判断金融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时仅有判断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解决判断标准的应用问题。判断过程中证明非法占有目的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存在状况及其相互关系,对判断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20世纪90年代,"亚洲价值"被吵得沸沸扬扬,引起广泛关注,甚至被认为是东亚发展的精神支柱.但是1997年的金融危机却让"亚洲价值"顷刻之间容光尽失,人们又把导致危机的一切弊端的发端指向了"亚洲价值".现在,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对"亚洲价值"的讨论也已经冷却了许多.本文试图对"亚洲价值"在危机之前和之后的不同遭遇作出分析,并从历史的纵向的视角对"亚洲价值"进行再考察,提出"亚洲价值"的扇形分布结构图以及可分解的、有容纳性的、流动的"亚洲价值"观.  相似文献   
86.
当前,企业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迫切需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者不断更新财务管理观念、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创新财务管理内容,以实现财务管理创新支撑企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7.
文章提出了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北京金融中心的要求。提出着力狠抓金融"五大件"(金融机构体系、金融产品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开放体系、金融监管和金融发展体系),促进北京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和世界城市的发展。本文在理论性、实践性、创新性方面都很鲜明。  相似文献   
88.
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剧并向实体经济蔓延,对职工利益和劳动关系的影响在所难免,需要工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联系各方共克时艰,为帮助企业度过困难凝聚群力,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9.
本文将金融风险和被害人因素结合起来,借鉴被害人理论,社会学的风险社会理论,经济学的金融风险理论,结合收集到的关于金融犯罪被害的实事材料,通过分析金融风险转化为金融犯罪被害的三种模式对导致金融犯罪被害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金融犯罪被害风险问题。具体分析金融风险与金融犯罪被害的关系,金融风险是在何种机制下转化成金融犯罪被害事实,这个转化过程是怎样发展演化的,找出由金融风险转化为金融犯罪被害的关键。在特定被害情境下,金融风险通过风险载体与加害人发生联系,并被加害人加以利用,进而使金融风险发展成金融犯罪的被害要因,由潜在的被害可能性向现实的被害结果转化。探索隐含于金融活动中的各种风险与金融犯罪被害之间的关系,为正确认识金融风险,化解金融风险,也可为防范金融犯罪被害提供决策依据和指导建议。因此,探索金融领域的风险与金融犯罪被害之间的作用机制,消除金融风险的负面影响,进而减少金融犯罪被害问题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0.
衍生金融工具基础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和法律内涵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与基础金融工具的本质区别,指出基础金融工具的本质属性在于投资性而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质属性在于风险管理,并进一步讨论了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市场法律规制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