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27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198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93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27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巨额财产采源不明罪的讨论现状是,本罪在立法定位、行为形态、证明责任和法定刑几个方面有着不同的争论焦点,在此基础上作出合乎该罪实质意义的解释.以对立法乃至司法提出可供操作性的建议,从而避免腐败分子钻法律的空子,严厉打击贪污贿赂犯罪.  相似文献   
72.
在现代西方哲学舞台上,出现了科学哲学、隐喻哲学和政治哲学三种哲学范式,这三种哲学范式分别对应着西方社会生活的数字化、精神生活的审美化和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西方的这种哲学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三种哲学都需要引进,以共同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3.
宋格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吕志兴 《现代法学》2004,26(4):104-109
宋初,编敕为最主要、最经常的立法形式,格的地位及作用明显衰微。神宗元丰以后,对格的编订又明显增加,其编纂体例等也有变化。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神宗对编敕、令、格、式的性质作重新界定,使格的性质发生显著变化:格完全行政法化,成为令的实施细则。格的性质的变化,其内在原因是编敕的刑法化。由于宋格成为令的实施细则,原为令的实施细则及公文程式的式则成为纯粹的公文程式。由于编敕、格性质及立法功能的变化,使得宋朝的立法模式也发生变化,即由宋初主要通过编敕进行立法的模式,变成对敕、令、格、式统一编订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74.
在我国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的发展基本上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兴起阶段,二是发展阶段。无论是兴起阶段还是发展阶段,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低廉的成本及极强的针对性、亲切感和真实性,必将受到企业经营者的青睐,具有一定的市场发展空间和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75.
本文着重分析了公文写作中存在的格式不规范问题,讨论了产生不规范现象的原因,从认识公文格式规范的重要作用角度,提出了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76.
The Davos-debate between Ernst Cassirer and Martin Heidegger at Davos in 1929 has proved a landmark in the history of twentieth century philosophy. The debate not only marked the end of the heyday of continental Neo-Kantian philosophy, but influenced, although in implicit ways, legal and political theory as well. At various levels of discourse, philosophical, moral philosophical, and that of leg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Cassirer acted as the advocate of what remained of the old European humanist tradition. Heidegger, on the contrary, acted as the exponent of the emerging existentialist, anti-humanist movement that would soon supplant the old tradition in significance and force. This is an account of an imaginary encounter between two traditions, so that the clash of their opposing forces may shed sparks on a (still) dark era in Western philosophical history. The conclusion sums up the lessons or wisdom to be learned for political and legal theory.  相似文献   
77.
团结权是市场经济下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这一权利应该在劳动立法和法律实施中进一步完善。完善中国的团结权立法,应该坚持劳资权利对等的基本法律原则,任何一方不得享有特权。在现有的法律规定下,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保障劳动者组织工会的权利,而影响和侵害劳动者团结权的主要问题是雇主介入和控制工会的现象。  相似文献   
78.
以支持起诉、监督起诉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为表现形式的非公诉方式是检察机关以非公诉方式参与民事诉讼的适当方式,它既有现实需要的必要性,又有理论上的正当性。在确定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范围时,一定要把握保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需要这一基本原则,在参与方式上注意其自身的形式和程序要求。  相似文献   
79.
论虚假陈述民事案件的诉讼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仲崇玉  王燕 《现代法学》2003,25(1):120-122
在民众的强烈期盼下,最高人民法院终于做出司法解释宣布受理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但是由于其固守传统民事诉讼模式,难以有效地解决人数众多的虚假陈述民事赔偿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借鉴美国的集团诉讼机制以及德、法两国的团体诉讼的先进经验,改造我国已有的代表人诉讼制度,以解决虚假陈述民事案件的诉讼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80.
法的渊源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旺生 《现代法学》2005,27(4):27-34
迄今为止的法律学说在很大程度上是环绕着法的渊源展开的,法的形成和法的应用甚至以法的渊源为立命的前提性基础;然而法的渊源意识的基础和依托至今仍然殊为薄弱。奥斯汀固然奋力呼吁人们革除法和法的渊源研究方面的弊病,把法和法的渊源从散漫、驳杂和喧闹不已的“超市”中引领出来,却又失之于将其禁锢在一个狭隘的天地。奥斯汀身后的法律学人在探讨法的渊源方面亦有努力,但这种努力并未达致较为成熟的程度。实际的情形表明,如欲转变长期以来未能深究法的渊源因而总是被动地同法的渊源发生关联的情境,俾使法的渊源、法律学说和法律实践三者的融合处于和谐状况,促动法的渊源这种宝贵的资源、进路和动因在良法美制的形成方面展现上佳作用,很显然需要法律人形成自觉且科学的法的渊源意识,需要有普遍的法的渊源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