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9篇
  免费   248篇
各国政治   174篇
工人农民   284篇
世界政治   10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0篇
法律   3028篇
中国共产党   450篇
中国政治   1254篇
政治理论   414篇
综合类   344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469篇
  2013年   608篇
  2012年   611篇
  2011年   668篇
  2010年   561篇
  2009年   655篇
  2008年   636篇
  2007年   718篇
  2006年   694篇
  2005年   661篇
  2004年   656篇
  2003年   534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商品房预售合同签订后,应到登记机关办理预告登记。预购人转让预购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必须到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已经预售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转让,必须征得全部预购人的同意才能生效,并且必须到登记机关进行登记。预售商品房不得办理按揭贷款。  相似文献   
82.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技术落后、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等问题,而美国煤矿安全生产立法严密、执法严厉、技术先进、政府服务完善。因此,我国应借鉴美国煤矿安全生产法治化经验,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严格煤矿安全执法、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83.
技术合同作为技术成果商品化的法律形式,有着特定的范式、内容和要求。文章对技术合同的经济"成本"打量进行了分析,并从哲学角度对技术合同进行了思考,认为技术合同存在着对立与统一、形式与内容、可能与必然的哲学命题。  相似文献   
84.
论担保物权期间的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出台的《担保法》解释基于物权法定主义规定当事人约定的担保期间无效。物权法虽以物权法定主义原则作基石却亦有意思自治之空间 ,物权法定主义仅指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当事人不得自由创设 ,于此之外 ,应为当事人自治之领域 ,担保期间的约定就属当事人自治之范畴。承认当事人约定的担保物权期间的效力能够提高担保的信用 ,更好的发挥担保制度的立法功能 ,同时也能使当事人充分实现意思自治 ,体现民法的私法本质。故此 ,立法应当承认当事人约定的担保物权期间的效力。  相似文献   
85.
违宪审查热是当前宪法学研究的一个误区.抛弃倾尽全力论证和推动违宪审查制度建立的理想主义,首先应该探讨的是违宪审查的基本概念.应该严格界定违宪的概念,尤其是要与违法区分开来,继而分析究竟什么是违宪审查,在此基础上讨论我国违宪审查的现状.  相似文献   
86.
一直以来,我国法律对于检察机关在民事抗诉中的调查取证问题没有给予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对此问题存在较大分歧。对检察机关审查过程中取得的证据效力如何认定各地法院做法也不尽一致。文章仅就检察机关在办理民事抗诉案件中的调查取证问题略作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太原市城区21条线路行车延误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剖析了太原市城区行车延误的具体原因及特征,据此提出太原市交通管理与规划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8.
本文对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规定的国有公司、企业及其中董事、经理的范围和同类营业的内涵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明确本罪犯罪构成。  相似文献   
89.
刑法主观主义生成的根本推动力是经济因素。经济结构的变迁引起社会结构的变迁,而伴随社会结构的变迁,犯罪必然呈现出新特征,最终导致刑事犯罪治理策略取向由个人本位转向社会本位,从而导致刑法主观主义生成并渐趋强势。刑法主观主义并非只是为了作为客观主义的对立面而生成,而是对时代变迁的必然回应,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90.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European rules on the circulation of works of art. After review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 economic framework of the international circulation of works of art is provided (social goals, efficiency and distributive aspects, an economic rationale for a general free trade rule integrated by selective protectionism). Using this framework the European system of circulation of works of art—resulting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the Maastricht Treaty with Regulation 3911/92 and Directive 93/7—is analysed. The main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are: 1) the general free trade principle ruling the Single European Market is strongly limited by rules protecting national artistic heritages of member states; 2) this protectionism—working towards countries both outside and inside the European Union—is applied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laws of each member state, while, contrary to what the Maastricht Treaty would call for, an artistic heritage of European significance is not defined and no autonomous role is recognized in this field to European Institutions; 3) this system shows some inconsistencies with economic theory, as strict limits to trade are not provided when they should be required by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physical or artistic integrity of works of art, while in other cases an unduly restrained trade may derive from highly protectionist national laws and export-licencing policies of member states. Enforcement provisions are also analysed and some proposals to improve the system are advanc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