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46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
本文作者介绍了利用薄层淀粉凝胶电泳对血斑酸性磷酸酶(EAP)、腺苷激酶(AK)、腺苷脱氨酶(ADA)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同时电泳分型的方法,同时报道了这四种酶在北京地区汉族人中的表型分布和基因频率.  相似文献   
12.
作者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免疫固定技术,同时分析血液和血斑的型特异性成分(Gc)及转铁蛋白(Tf)两种血清型,并调查了北京地区229名汉族健康献血员两种血清型的表型分布及基因频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用等电聚焦方法,采用拉丁方设计,对血痕保存的温度、布质及含量,以及血痕中 PGM_1亚型检出时间进行了研究。保存在0℃(6个月)、4℃(2个月)、18℃(1个月)及30℃(3周)的6μL 血痕,PGM_1亚型均可检出。血痕的总量对 PGM_1亚型的检出时间也有一定的影响。不同布质对血痕中 PGM_1亚型的检出时间,无明显差异。另外,利用聚脂膜具有亲水膜面的特点,将 PGM_1原始酶谱贴附在聚酯膜上,可长期保存酶谱。  相似文献   
14.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测定人血痕淋巴细胞降解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痕形成时间与其DNA降解的淋巴细胞出现率的关系。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结合荧光显微镜和专业的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离体72h内不同时间段的血痕中彗星样淋巴细胞出现率。结果获得人离体血液经不同放置时间间隔后,经LUC IA图像分析系统采集得到荧光图像,并获得体现DNA降解趋势的二项式回归方程y=-0.0178X2+2.4623X+8.1098,r2=0.9522,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结论72h内的人血DNA降解的淋巴细胞出现率与血痕形成时间之间具有高度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备注射用新藤黄酸温敏原位凝胶剂。方法 运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确定注射用新藤黄酸温敏原位凝胶剂的最佳处方,并采用高效液相法对其体外释放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最佳处方为0.2%新藤黄酸+18.26%泊洛沙姆407(F127)+7.4%泊洛沙姆188(F68)+0.5%苯甲醇,胶凝温度为35.4 ℃。新藤黄酸温敏原位凝胶的体外释放方程为 Y=0.983 5X+4.028, R=0.999 3, 符合零级释药。结论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能很好地优化该制剂处方,优化后处方的体外释药稳定,达到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16.
可擦中性笔墨水色痕形成文件的检验是目前法庭经常遇到的问题,建立一种简便、灵敏、快速、定性准确的区分可擦中性笔墨水色痕种类的方法是当前公安实战部门所需要的。研究中利用红外显微镜,采用单点模直接采集可擦中性笔墨水色痕的红外光谱。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样品红外吸收光表征的红外吸收峰的位置、数目、强度及形状可将不同品牌的可擦中性笔墨水色痕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7.
兔死后角膜内皮细胞核DNA降解随死亡时间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兔死后角膜内皮细胞核DNA降解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结合荧光显微镜和专业的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27只家兔死后48h内不同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核DNA降解情况。结果家兔死后角膜内皮细胞产生彗星现象,彗星样细胞出现率于兔死后6h开始逐渐增加。死后6~18h彗星样细胞出现率增加缓慢,死后24~36h出现率上升较快;死后36~48h彗星样细胞出现率上升缓慢,但仍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M185.4%),其回归方程为y=-0.0096x2+2.4548x+5.7964,与死亡时间呈正相关(R2=0.9743)。结论家兔死后角膜内皮细胞彗星样细胞出现率随死亡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乌头碱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新生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取心室肌以差速贴壁法原代培养心室肌细胞。培养第6天,制成密度为2×105个细胞/mL的细胞悬液,分别加入乌头碱混合液至终浓度为0.1、0.5、1、2μmol/L,染毒30m in;采用彗星电泳技术及CASP分析软件,检测不同浓度乌头碱染毒后心室肌细胞DNA损伤程度。结果心肌细胞被不同浓度乌头碱染毒后,尾部DNA含量、彗尾长度、尾矩、O live尾矩均随乌头碱浓度增加而升高,头部DNA含量则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乌头碱染毒剂量越大,心肌细胞DNA损伤越严重。结论乌头碱染毒引起细胞DNA断裂损伤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推测细胞DNA损伤是乌头碱毒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In addition to having blast mitigation properties, aqueous foam concentrate AFC-380 blast suppression foam is designed to capture aerosolized chemical, biological, and radioactive particles during render-safe procedures of explosive devices. Exposure to aqueous environments and surfactants may negatively affect forensic evidence found at the scene, but the effects of AFC-380 foam and aqueous gel on the preservation and subsequent analysis of forensic evidence have not previously been investigated. Sebaceous finger and palm prints and DNA samples on paper, cardboard, tape, and various metal and plastic items, along with hairs, carpet and yarn fibers, and inks and documents, were exposed to AFC-380 foam. Similar mock evidence was also exposed to a superabsorbent gel of the type found in aqueous gel blocks used for shrapnel containment. Exposure to foam or aqueous gel was associated with a dilution effect for recovered DNA samples, but quality of the samples was not substantially affected. In contrast, exposure to AFC-380 foam or gel was detrimental to development of latent finger and palm prints on any substrate. Neither the hair nor the fiber samples were affected by exposure to either the foam or gel. Indented writing on the document samples was detrimentally affected by foam or gel exposure, but not inks and toners.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most types of forensic evidence recovered after being exposed to aqueous gel or blast suppression foam can be reliably analyzed, but latent finger and palm prints may be adversely affected.  相似文献   
20.
进行了椭圆小球藻对G418和卡那霉素的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同时采用电激转化法将构建好的含35S启动子的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Bin-VP4-ST转化椭圆小球藻,并对转基因小球藻进行了PCR和PCR-South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30mg/L的G418为转化子的最佳抗生素筛选浓度。PCR和PCR-South-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VP4-ST已成功插入到转基因小球藻基因组中,从而为用转基因小球藻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抗腹泻口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