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为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做贡献,既是人民政协的内在要求与优势所在,又是人民政协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与历史使命.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人民政协应当找准工作的角色定位,当好科学发展的促进者、制度建设的推动者、民生幸福的守护者、社情民意的代言者,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促进科学发展、推进民...  相似文献   
92.
本文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四次历史性转变的新概括,这就是继20世纪完成的社会转折(40年代)、制度转变(50年代)和经济体制转轨(70年代末开始)之后,21世纪以来开始的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换。文章系统论述了第四次历史性转变提出的理论与实践依据、现实可能条件,揭示了第四次历史性转变新概括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3.
劳模精神是劳模运动的精神结晶,劳模运动是宣传、弘扬劳模精神的重要途径。中国的劳模运动起源于陕甘宁边区,系统梳理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及其成就对于理解劳模运动的发轫、劳模精神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经历了兴起、深入发展及高潮三个阶段,形成了与时俱进的劳模精神。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形成的劳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革命精神,是根据地党和人民共同培育的群体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之一。劳模精神孕育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蕴含着大国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94.
证据学的大革命——再论实质证据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苍龄 《法律科学》2010,28(3):87-97
实质证据观引发的证据学的大革命,这场大革命的内容包括:以“两论”为基础的学科新体系应运而生;明确了证据学的A、B、C;新建了证据资料的理论;新建了证据效力的理论;提出了证明的构成理论;研究了证明的基本形式;新建了证明的方法体系;新建了全面的证责体系;新建了一系列原则和规则;建立了证明原则的基本理解,提出了实事求是七项原则;确立了实质真实观,新建了实质真实标准;提出了创立新证据制度的初步构想。这一切使我国证据学的面貌焕然一新。这场大革命的终极目标,是要将证据学打造成社会科学中最伟大的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95.
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崇高的理想抱负、远大的政治眼光、拓进的生命风范和变革的时代精神,并以"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品行信仰、"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高尚性灵、"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时代需求、"迎难而上、坚忍不拔"的拼搏意志、"信念坚定、立场鲜明"的理想气节、"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坚韧宗旨、"胸怀大局、纪律严明"的历史传统、"埋头苦干、爱岗敬业"的精神面貌而始终洋溢着伟大品格的生命特质。  相似文献   
96.
大调解机制是维护社会稳定、消解矛盾纠纷的重要机制和社会救济的主要形式,也符合世界各国非诉讼解决方式蓬勃发展的趋势。以喀什地区为样本,结合其社会转型背景,考察大调解机制在喀什地区运行中的种种困境,为焕发大调解机制的生命力,使之在少数民族地区有效运行,提出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亟待从粗放走向规范、设计相应制度,发挥传统的家庭调解和宗教爱国人士参与调解的优势、推行和规范基层的诉讼调解点制度、不断扩大诉讼调解范围、模糊看待"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在诉讼调解中的适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97.
伍坚 《法学杂志》2012,(4):74-78
在人寿保险以外的其他类型保险中,被保险人应在事故发生后承担施救义务。被保险人应主动履行施救义务,如果保险人就如何施救给出指示,被保险人应遵照执行。被保险人履行施救义务时发生的必要、合理费用,保险人应予以补偿,但补偿金额原则上不应超过保险金额。如果被保险人违反施救义务,保险人对由此发生或者扩大的损失不负赔付责任。  相似文献   
98.
吴鹏 《行政与法》2013,(3):68-73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最新要求,也是新时期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航向标。然而有法学学者在研究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将生态文明描绘为非人类向往的,是人类无奈选择的,适应性的,非人类创造性的第四大文明。笔者认为该论是对生态文明根本的误读,不利于展开正确的法学研究,应当予以分析并澄清。  相似文献   
99.
Abstract

The positive role that external powers can play in the cre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ecurity in regions has long been ignored; external interference is generally perceived as detrimental to the ability of a group of states to function as a community. However,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n the case of ASEAN, the presence of external actors allows the group to function as a community that also provides and ensures security. This paper furthers the debate regarding ASEAN's security functions. With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focused on the Asia-Pacific, there is a need to understand the context in which security is maintained in Southeast Asia.  相似文献   
100.
中国三次“伟大革命”理论,是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大会的报告中提出的。第一次伟大革命是辛亥革命;第二次伟大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三次伟大革命是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新的“伟大革命”。以往,我国学界注重讨论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寻唯物史观的理论根据。现在,我们上溯到鸦片战争时期,从历史的宏阔视野,继续探讨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