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7篇
  免费   244篇
各国政治   271篇
工人农民   380篇
世界政治   2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9篇
法律   1706篇
中国共产党   428篇
中国政治   1093篇
政治理论   831篇
综合类   21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367篇
  2013年   817篇
  2012年   580篇
  2011年   539篇
  2010年   394篇
  2009年   403篇
  2008年   417篇
  2007年   496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398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司法公正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必然要求,建立完整的司法公正理念则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和基础:司法公正包含法律正义和公正司法两个方面,其中,法律正义是公正司法的起点和归宿,公正司法则是法律正义的实现方式。法治信仰、法律权威、法制统一、司法公开、司法独立等作为司法公正的重要内容,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缺一不可,有机构成了我国完整的司法公正理念。  相似文献   
112.
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并呈蔓延之势。其形成既有社会变革、社会转型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党和政府的控制能力弱化,公安政法机关发挥不力等主观方面的原因。认真分析其主要原因,研究寻找解决对策,对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3.
社会公德的特性对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德是社会的公共道德,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社会公德具有公共性、发展性、情境性等特性。社会公德的特性对我们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14.
钱宁 《思想战线》2003,29(4):93-99
社会福利是一项需要道德支持的社会事业,是一种充分就业、安全、健康、快乐、社会生活有序的"好的生活"状态。要真正实现理想中的社会福利化,需要由国家和政府出面,以一种高度的政治道德观和复合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大众谋福利。  相似文献   
115.
论社会资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资本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新概念,其含义、测度、作用特点等被当前国际社会科学界所关注。社会资本的定义繁多,对其测度的难度很大,但是,作为源于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中的无形资源,它对社会与经济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建立在社会协同基础之上的。重视对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有利于对其实行有效率的管理,发挥最大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6.
在新的历史时期 ,江泽民站在时代的高度 ,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观察、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在社会发展动力、社会发展主体、人和自然的相互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的相互关系、怎样处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以及社会发展方向六个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原有的认识 ,把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7.
市场已经不再仅仅是价格制造机制和纯粹的交易场所,它还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有着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的社会结构。只有把它与其他复杂的社会现象联系起来考虑,我们才能更深入的理解市场,理解市场中偏离经济规律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8.
公安院校专业课教师的素质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安教育质量的高低。加强学习是增强专业课师资队伍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 ,加强培训是提高专业课师资队伍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 ,强化管理是提高专业课师资整体素质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9.
社会公众心理偏见与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公众心理偏见使整个警察群体形象受到致命的冲击和破坏,它实质上反映了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中许多内在深层次的问题。警察公共关系指警察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起相互了解和依赖的关系,并通过双向交流,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以取得理解、支持和合作,使组织适应于环境,并努力使环境适应于自己,从而促进组织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0.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其核心内容就是通过警民之间的互动,达到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凝聚社区向心力、解决社区治安问题的目的。但不管在理论界还是在实战部门,对警民互动的理论基础缺乏研究。社会契约论(Thesocialcontract)、变革管理理论(ManagingChange)、破窗理论(BrokenWindowTheory)和社会控制理论(SocialControlTheory)作为警民互动的四个理论基础,为实战部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