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7篇
  免费   244篇
各国政治   271篇
工人农民   380篇
世界政治   2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9篇
法律   1706篇
中国共产党   428篇
中国政治   1093篇
政治理论   831篇
综合类   21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367篇
  2013年   817篇
  2012年   580篇
  2011年   539篇
  2010年   394篇
  2009年   403篇
  2008年   417篇
  2007年   496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398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律师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要力量,律师的政治职责和职业使命使其在处理社会矛盾的工作中应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原因,我国律师参与社会矛盾化解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发挥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积极作用需要从健全制度、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提高自身素养、发挥律师职业优势等方面来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942.
赣州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尽管社会组织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并拥有加快其发展的现实条件和成功案例,但新形势下,面对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新要求,存在一些制约社会组织发展的因素,需从理念定位、制度安排、机制构建及实践着力点等层面,探究社会组织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以推动和谐赣州的发展。  相似文献   
943.
各类群体性事件的频繁爆发,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我国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的最突出问题之一。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模式和社会软控制的治理方式,可以制约民众的行为,对群体性事件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分析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及表现方式,考察民俗与群体性事件防控的关系,从民俗视角研究当前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群体性事件的防控对策,对防控群体性事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44.
从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着力点出发,以新思维来重新解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及要求,探析个人品德建设对“三德”的促进作用及从个体道德修养层面提高个人品德的途径,可以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条主干道找寻到一条能让其更加顺畅的分支渠道。  相似文献   
945.
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涉警网络舆情危机处置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黄金期和社会矛盾的凸现期,涉警网络舆情危机时有发生。涉警网络舆情危机具有突发性、传播性、破坏性和交互性等显著特点。因此,公安机关应及时掌握涉警网络舆情动态,运用"公安网络舆情引导管理系统",完善涉警网络舆情预警研判和应急处置机制,掌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  相似文献   
946.
实践教学对于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为例,从课程实训项目、专业实习项目、社会服务项目三个方面入手,对学校、政府、行业深度合作的"社团+项目+基地"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47.
2010年一年间,我国出现一千多家团购网站,2011年更是飞速发展,目前已经达到5300多家。如此大量的团购网站集中出现,使得团购的问题也屡屡出现。许多商家在没有搞清楚为何要参加团购的情况下就去参加团购,许多团购网站也违背诚信原则,产生许多纠纷。对网络团购这一新生事物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其中的合同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能够对团购有所界定,理清团购中的合同关系,明确团购参与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对解决团购中的纠纷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48.
当前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的根本原因是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应理清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创新型人才划分、应用创新型人才层次与高校类型等问题。创新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需求为导向,对培养目标进行再定位,即从社会需求出发,将当前单一学术的"h"型的培养目标转变为应用创新的"H"型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对培养规格的再定位,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应用创新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使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成为既适应政府部门,又适应非政府部门和企事业组织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49.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之重大课题,民主党派参与其中有其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出成就,经济社会正处在深刻转型期,转型期也是矛盾凸显期,这给社会管理和民主党派都带来较多新的挑战。民主党派如何做到既克服自身局限性,又在多党合作框架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在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中有所建树?解决此问题有如下路径:民主党派参与政权,积极促进改善民生;民主党派议政、参与民主协商,加强联系社会,促进民意畅通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民主党派进行民主监督,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民主党派进行调查研究,利于把握社会建设规律。  相似文献   
950.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阶级阶层利益诉求、社会矛盾、主流意识形态发生巨大变化,整合利益需求、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矛盾,是当前党执政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现代传媒技术、社会组织的发展对党的利益整合能力产生了极大挑战。因此,需进一步加强执政党的利益整合能力建设,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