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49篇
中国共产党   31篇
中国政治   51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6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20世纪末,中国社会的崛起、民族的振兴和经济的腾飞,令世界瞩目,邓小平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实现了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促进了人们解放思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模式,确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树立了"抓紧时机发展自己"的发展观,设计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生机,引导中国融入了世界先进潮流。  相似文献   
82.
中国民法典的品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民法不仅是调整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更主要是通过对市场经济的调整来促进社会的进步、推动人的发展的法律,是一部维护人权、解放人性的法律,是建设民主政治与法治国家的法制基础。将民法定位于一部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法律,是现代民法应有品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83.
中国行政文化流变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一方面,数千年的文明史,使得中国行政文化有着丰厚的历史积累,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艰难进步,传统行政文化受到了致命的挑战;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变革中的大国,超大规模的行政,加上整个社会正处于由行政控制向以市场为主导的体制转型的过程,造成了中国行政的空前复杂性,也使中国行政文化进入了激变、再生的重要关头。知古以鉴今,明今以识未来。传统的东西,究竞是包袱还是财富,没有对传统的理解难以明白。中国现代化,不可避免地要立足于既定的行政文化,要明白它与传统的真正关系,为此,不仅要知道目前行政文化的特性,而且要对传统有清醒的把握。  相似文献   
84.
检察理论研究三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年来,我国的检察理论研究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大力推动下经历了从恢复、发展到繁荣的阶段.30年来的检察理论研究在检察学学科建设、法律监督基本原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尚有一些诸如检察制度的理论基础、刑事诉讼构造与检察官的法律地位等一系列重点、焦点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30年的检察理论研究历程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5.
环境法产生和兴起于环境危机的时代,在法律领域承载着应对环境危机的历史使命。环境法的基本品格和历史使命决定了环境法成为保障和促进生态文明的首要法律部门。以生态文明为基本理念,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环境法呈现出完全不同于传统法律部门的价值追求。作为环境法的核心价值,环境法的正义追求表现为多面的正义,包括代内正义、代际正义和人际正义。环境法的正义追求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终极目的,这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86.
把中国的民主革命引向社会主义的前途,并在基本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使之成为现实的社会制度,这是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大历史性贡献。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进行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历史性任务,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全国执政条件下能否找到一条保证党和人民政权纯洁性的有效途径,是毛泽东为之不懈努力和探索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87.
Advances in forensic techniques have expanded the temporal horizon of criminal investigations, facilitating investigation of historic crimes that would previously have been considered unsolvable. Public enthusiasm for pursuing historic crimes is exemplified by recent high-profile trials of celebrities accused of historic sexual offences. These circumstances give new urgency to the question of how we should decide which historic offences to investigate. A satisfactory answer must take into account the ways in which the passage of time can erode the benefits of criminal investigation, the costs associated with investigating old crimes, and the need to prioritize investigations in the face of limited police resources. This article emphasizes the first of these factors. It begins by considering the moral goals of a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criminal investigations to the achievement of these goals, distinguishing between contributions that depend on further steps in the criminal justice process, such as prosecution and punishment, and contributions that can have value independently of these further steps. Using this important distinction, the article then examines a range of factors that relate the passage of time to criminal justice goals, including the seriousness of the crime; deterioration of evidence; death of the offender, victim and others affected by the crime; and diminished psychological connectedness between those affected by the crime and their current selves. While the range and non-uniformity of relevant factors preclude a simpl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of when historic crimes should be investigated and call instead for case-by-case assessment, we find that the analysis does support some general conclusions that can guide such an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88.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88年的历史征途中,实现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次深刻的社会变革,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起到了开拓性、奠基性的伟大作用。其领导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其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艰辛探索的积极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的历史借鉴;其创立的具有中国特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石和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89.
邓小平论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不但对毛泽东一生的是非功过给予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 ,而且把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区别开来 ,从而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党内在如何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问题上所存在的“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 ,为我们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这是邓小平为我们党和国家所做出的一大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90.
陈华杰 《桂海论丛》2007,23(3):57-59
文章首先对创新实践的内涵和方式进行界定;接着阐述了社会进步是客体与主体相协调的整体性变革;客体方面的变革是社会进步的现实基础,而社会进步的核心内容则是主体的发展;最后从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创新实践推动着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