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篇
  免费   24篇
各国政治   42篇
工人农民   32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篇
法律   135篇
中国共产党   117篇
中国政治   193篇
政治理论   80篇
综合类   29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31.
论刑事法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延安 《法律科学》2008,26(2):54-59
历史分析,作为法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对于刑事法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对中国当代刑事法进行历史分析,并非去发现所谓的“民族精神”,而是寻找刑事法律制度得以形成的脉络,以及在法制演进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在刑事法学研究中运用这种分析方法,具体表现为历史比较研究、历史的社会研究以及历史的价值研究。对中国刑事法发展作历史研究,应区分不同时代,并有目的性地进行研究,进而挖掘其中可为当代刑事法发展利用的有益因素。  相似文献   
132.
郭玉军  黄旭巍 《现代法学》2003,25(3):151-160
故意毁损他人一般美术作品的 ,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它侵犯的是复杂客体 ,行为本质在于使一般美术作品丧失效用 ,对象是一切属于他人的有经济价值的非文物美术作品、包括违禁美术作品。同时 ,有必要将通过毁损方式侵犯他人美术作品著作权、情节严重的行为 ,予以犯罪化。毁损文物美术作品的行为 ,根据主观过错的不同 ,则可能构成故意损毁文物罪或过失损毁文物罪  相似文献   
133.
就当下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人学的建构理念和途径来看,它们都没有摆脱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实践的支援和支持。这样,最终使种种人学在运用“实践”来构建一种关于人的哲学体系时,根本不能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和观念相区别。所以,就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来看,任何独立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学建构或者试图将历史唯物主义范式人学化的企图都是一种不成熟和非法的建构。历史唯物主义范式的继续坚持和发展不能靠抽象的“人”本身来达到,而只能通过对现实人的实践活动中的问题表现来获得新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34.
何国强  唐凯勋 《思想战线》2005,31(5):132-140
中国民族学界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了"北吴南杨"之说.北学派的代表人物吴文藻和南学派的代表人物杨成志虽求学、治学和教学经历不同,学术倾向各异,但他们对中国民族学的贡献都非常突出.比较和分析南北两派,凸显其与学派的关系,客观地看待两个学派的学术传统,师其所长,大有裨益,同时,有助于中国民族学研究的发展定向.  相似文献   
135.
女性伦理是性别文化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女性伦理文化以男权主义为其生成背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中国特色。时至近代,中国女性伦理文化在西方思想和女权主义的冲击下,在中国社会自身发展动力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转型,从而也奠定了现代中国女性伦理文化的基本雏形。进入21世纪,中国女性伦理文化又面临着未来发展问题,何去何从成为中国女性伦理文化研究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江泽民第一次提出了“政治发展道路”命题,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科学的新概念,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概念的形成。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实践的探索,经过了历史起点、探索形成和发展创新三个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确立,标志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政治文明建设提升到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7.
9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诞生了一个全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中国优秀青年组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诞生,给中国青年带来了深刻、久远的影响,而且也使得中国青年有了自己的组织。当代青年要以共青团组织的历史精神承载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相似文献   
138.
奢者夫人对边疆稳定、开发西部和祖国统一有过重大历史贡献,她在以影视剧为代表的艺术作品中的形象逐渐向"高、大、全"发展;而通过对彝文、汉文史志留下的资料碎片的分析,我们可以还原一个更加复杂、真实、伟大的少数民族女政治家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9.
《Patterns of Prejudice》2012,46(3):29-44
Quispel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cism, nationalism and historical mythmaking. When comparing the role played by antisemitism and racism in nationalist ideologies in Europe, South Africa and the American South some common features emerge: in all three cases nationalism has employed historical myths to prove not only the superiority of the 'own group', but also the inferiority of 'others'. However, in both South Africa and the American South, there was an important change. At first these myths were used to interpret a recent past in which people of European descent, the English and the Yankees respectively, had been the enemy. During the process of white reconciliation, which gathered momentum in the South during the last decade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more slowly in South Africa during the 1930s, the character of the mythologies started to shift. In South Africa anti-British myths, like Slagtersnek, gave way to myths concerning the battle at the Bloedrivier in which anti-African elements were much more prominent. In the American South pre-Civil War society came to be seen as perhaps as close to paradise as human society could achieve. Even Blacks were depicted as having been happy: being slaves under the close supervision of their white masters helped them to control their dark passions and to perform the task that God had created them for in the first place, hard physical labour to boost the white economy. After emancipation things changed dramatically. Without white supervision Blacks were seen as regressing to a natural primitive state. Historical myths then became an important justification for white supremacy.  相似文献   
140.
PAUL KNEPPER 《犯罪学》2012,50(3):777-809
Despite increasing concern about the threat of global crime, it remains difficult to measure. During the 1920s and 1930s, the League of Nations conducted the first social‐scientific study of global crime in two studies of the worldwide traffic in women. The first study included 112 cities and 28 countries; researchers carried out 6,500 interviews in 14 languages, including 5,000 with figures in the international underworld. By drawing on archival materials in Geneva and New York,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ole of ethnography in developing a social‐science measure of global crime threats. The discussion covers the Rockefeller grand jury and formation of the Bureau of Social Hygiene; the League's research in Europe, the Americas, and the Mediterranean; controversy concerning the use of undercover researchers; the League's research in Asia; and the end of the Bureau. The League's experience demonstrates the promise of multisite ethnography in research about global crime as well as the difficulty of mapping crime on a global sca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