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5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51篇
工人农民   77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85篇
法律   404篇
中国共产党   125篇
中国政治   315篇
政治理论   116篇
综合类   519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唯物史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内在统一的。邓小平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系列论断 ,既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也对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作出了重要贡献。研究邓小平对唯物史观的发展是深化研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42.
辛亥革命前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力倡共和政体 ,基于三方面认识 :清政府是满族建立的政府 ,革命成功之后 ,不能再建立由满族人作为君主的君主立宪政体 ,必须建立共和政体 ;采取共和政体 ,可抑制“豪杰”争雄之“野心” ,达到“一劳永逸”之目的 ;中国社会已具备了实现“共和政体”的基本条件。辛亥革命烈火中诞生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虽是进步的、革命的抉择 ,但却无法与中国社会机体有机地结合。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是不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尴尬抉择。  相似文献   
243.
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相统一的理论原则的历史意蕴 ,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辨识上 ,人类社会所处的历史大进程不等于各个国家和民族所处的历史方位 ,决定着现实的、具体的革命纲领有国家的、民族的特色。对社会主义历史方位正确的辨识 ,是一个不断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动态的、长期的过程。两个纲领相统一的历史意蕴还聚焦在无产阶级政党对历史使命的肩承上。无产阶级政党不仅要把握历史的未来走向 ,而且必须契合社会的发展 ,不断地揭示和承担起现实的历史使命。两个纲领统一的历史意蕴更进一步地展现在社会主义政党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科学把握上 ,这是避免“左”倾和右倾错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4.
农民工违法犯罪之角色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工违法犯罪是由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身份与角色的错位也是重要因素之一。错位导致农民工游离于社会保障制度之外 ,自身权益无法维护 ;导致农民工的社区归属感淡薄 ;使农民工自我认识与评价偏低 ,自卑心理强烈 ;导致农民在城市生活的封闭 ,成为城市的边缘群体。农民工整体文化素质不高 ,能力偏低 ,认知心理结构水平较低等主观因素影响着其非农职业角色的获得与扮演 ;制度的非公正性 ,政策的不合理性等客观因素也是农民工获得职业角色的障碍。农民工角色获得障碍导致其既要面临自身的生存问题 ,还要承担家庭角色扮演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245.
从国家政党制度的高度 ,分析了民主党派的政治地位 ,表明民主党派既不同于西方的在野党 ,也不是执政党 ,其政治地位就是参政党  相似文献   
246.
20世纪前半叶的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立耘 《思想战线》2003,29(1):98-102
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源 ,系统全面地对这些资源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已经历了近百年历程。从 2 0世纪初开始发现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文学价值与学术价值 ,到 2 0世纪 5 0年代~ 60年代民间文学的大规模搜集与整理、 70年代末及 80年代的系统研究 ,直到 90年代以来的多维研究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7.
论南诏的民族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铁 《思想战线》2003,29(3):35-39
南诏是一个多民族集合体政权。其对辖地各民族的治策、移民政策和发展辖地各民族经济交流的政策,具有实用性、复杂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南诏的民族政策,既巩固和发展了南诏的统治,也促进了云南及周边地区的社会发展和各民族的交往。南诏的民族政策也有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居于支配地位的白蛮和乌蛮贵族对其他民族进行压迫和掠夺。  相似文献   
248.
人大作为人大制度的载体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这种重要的地位却没有体现出相应的实际效果。本文从法律制度层面、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层面将人大不能发挥法定作用进行全面、深刻的解说 ,目的在于揭示造成这种反差的种种原因 ,希望在完善人大制度的过程中可以起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49.
历史人类学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符太浩 《思想战线》2003,29(1):61-66
历史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由于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领域是历史上的各民族文化 ,并且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大量的历史典籍资料 ,容易使人将其与历史学相混。历史人类学是一门具有特定研究领域并具有文化人类学研究传统的新兴分支学科 ,其实质与价值不可能被其他任何学科替代 ,其发展也不会损及其他学科 ,因而应当对这门新兴学科加以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 ,早日形成本土化的中国历史人类学。  相似文献   
250.
何国强  唐凯勋 《思想战线》2005,31(5):132-140
中国民族学界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了"北吴南杨"之说.北学派的代表人物吴文藻和南学派的代表人物杨成志虽求学、治学和教学经历不同,学术倾向各异,但他们对中国民族学的贡献都非常突出.比较和分析南北两派,凸显其与学派的关系,客观地看待两个学派的学术传统,师其所长,大有裨益,同时,有助于中国民族学研究的发展定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