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0篇
  免费   141篇
各国政治   66篇
工人农民   88篇
世界政治   8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9篇
法律   917篇
中国共产党   82篇
中国政治   266篇
政治理论   227篇
综合类   67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人道主义和人权是适应和保护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理念,具有克服"异化"现象,促使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人类全面进步的功能。但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仍存在错误或过时的认识。因此,我们应从推进中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完善出发,从保障人权及人的全面发展出发,立基于"人权条款"入宪的新态势,把中外人道主义和人权思想史列为重点项目,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42.
Official discourse in many European countries advocates the use of imprisonment as a measure of last resort. This principle is also at the core of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of the Council of Europe and a Resolut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In practice, detention rates in European countries vary greatly, and many countries have witnessed an increase in their prison population.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deprivation of liberty raises in itself a human rights issue, and considers the support that European human rights instruments give to a reductionist penal policy. It concludes by defending a normative argument in favour of rethinking 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in its application to imprisonment.  相似文献   
243.
三大心理学流派对犯罪心理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清 《政法学刊》2004,21(1):65-68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斯金纳的激进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技术,对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具有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是犯罪心理学科基本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成份。无论学习或者研究犯罪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都直接、间接地与之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人类的本性、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作用、攻击行为、异常心理咨询矫治及研究运用的方法论等方面,三种典型代表在心理学理念、策略与技术诸方面存在的差异值得犯罪心理学的借鉴与反思。  相似文献   
244.
贸易与人权的关系问题是贸易关联问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从国际贸易法和人权法的二元规范关系角度进行探讨有所不同,彼德斯曼的WTO权利宪法论以内涵扩张的基本权利为核心,将其建构为贸易权与其他人权在权利谱系中的一元关系问题。这种一元论依托于实质意义的立宪意义上的宪法观念,即宪法的最优异特征是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一元论在理论上的不足,显现在贸易权的宪法性质不明、公共利益条款的扩大解释自相矛盾、WTO实质宪法的基础规范缺位以及权利谱系欠缺发展权等4个方面。目前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国际层面,贸易权与其说是一种基本权利,毋宁说是一种基本权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45.
246.
人是图书馆工作的主体,在当今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图书馆管理的重中之重。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关招聘、配置、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等诸多环节对激发馆员潜能,培养馆员素质,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都具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7.
公安文明执法是中国社会走向法治和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为适应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需要,公安执法应溶入现代法治理念,具有现代法治的品质和精神,彻底从过去阶级斗争的观念、运动式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而在这一变革过程中,必须对公安执法注入形成现代法治的理论基础———人权意识,洗涤传统的执法观念,根除错误的执法指导思想,这虽不是实现公安文明执法的全部,但却是公安执法创新的一个根本。  相似文献   
248.
This article considers in a different ligh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gal theory and ethics by means of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ought of Adorno and Horkheimer, and of the writings of Richard Rorty, as two moments of a marginal stream of ethics of passions that runs beneath the history of rationalist Western philosophy. It departs from the critique of Modernity as a dialectic of barbarism and civilisation, and from a genealogy of Auschwitz that finds its antecedents in Kantian morality. It also characterises modern culture as one of apathy and bourgeois stoicism, and establishes a link between the cold modern ethos and the dynamics of Nazi hardness. The article turns then to a consideration of some of the responses to the comprehensive crisis of Modernity: the imperative ‘Auschwitz never again’, Adorno’s ‘general enlightenment’ and Horkheimer’s ethics of sympathy. Finally it reflects upon Rorty’s proposal of sentimental education as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foster a human rights culture in Postmodernity, with the aim of bridging the tradition of moral sentiments and contemporary struggles for human rights. I am very grateful to Costas Douzinas, Sonia Romero, Shaun Haselhurst, David-Alexander Smith, José Bellido and the two anonymous referees for their comments, and to Alexander García-Düttman for his suggestions. This text is dedicated to Paul Gready.  相似文献   
249.
刘爱军 《法学论坛》2006,21(2):17-21
当代人与自然关系存在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趋势,不符合社会正义原则,违背了国家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必须承担的国家契约义务;第三次法律革命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与自然关系成为法律调整的对象。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证了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50.
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环境资源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蔡守秋 《现代法学》2002,24(3):45-60
目前国内外有关环境资源法律法规已经含有大量规定或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条款 ,而且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的实践已经取得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丰硕成果。本文拟从现实生活、环境资源法律条文和环境资源法律实施的角度出发剖析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环境资源的调整对象 ,希望能引起法学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