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1篇
  免费   77篇
各国政治   277篇
工人农民   64篇
世界政治   1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3篇
法律   165篇
中国共产党   98篇
中国政治   147篇
政治理论   591篇
综合类   2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中国妇女参政十年回顾与评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该文对于1995年至2005年的中国妇女参政进行回顾评估,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将十年妇女参政置于解放后的历史背景下,描述加强制定性别保障政策的意义和实践。第二,发现女性民主参与对我国公共政策推进的价值。第三,与国际社会妇女参政进行比较,与我国民主党派进行比较,分析这十年妇女参政停滞不前的状况和原因。第四,分析参政女性在权力结构中的边缘地位,认为导致女性政治参与更多表现出的是非权力的外围参与,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42.
转型期中国公共领导体制变革与廉政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与反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永恒主题。腐败的存在与公共权力密切相关,作为公共权力运作的核心性规范,公共领导体制直接规定着高层领导者运用权力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的腐败与反腐败活动。伴随着社会发展,中国公共领导体制开始现代化转型,从传统型权威和个人魅力型权威向法理型权威转换,其反腐败方略也相应地从注重思想教育和社会运动转向注重制度约束。与此相适应,必须深化公共领导体制改革,以制度创新根治腐败,包括:进行良好的宪政分权,发展直接民主;引入政治竞争,实行政务公开;转变政府职能,推动行政体制改革,规范政府行为;强化监督机制和惩罚机制;加强思想教育和道德约束,提高政府官员的廉洁自律度,等等。  相似文献   
143.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詹姆斯.威尔逊对经济学界的规制理论,尤其是对规制俘虏理论的普适性提出了质疑。为了弥补经济理论的不足,威尔逊以规制成本与收益的分布为主要依据,将规制政治分为四种类型,并提出了影响规制过程的内外变量。威尔逊认为,在规制研究中经济利益和理念都是不可或缺的变量,因为它们都会直接影响规制政策的形成。威尔逊的规制政治理论为解释多种规制政策的形成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但其理论中的制度制约等部分内容有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4.
法律的“人本精神”与依法治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无论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律观中 ,还是从西方法治的发展变革中 ,都会看到浓重的法律“人本精神”。然而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的依法治理进程中却出现了法律工具理性的扩张 ,从而迷失了“人本精神” ,因此 ,摒弃法律工具主义和实用主义 ,弘扬法律的“人本精神” ,就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5.
媒介传播时态下的“微政治”:基本认知与中国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媒体作为典型的媒介传播正在以一种前所未见的技术力量深刻地塑造着后传统社会的生态与情境,并将人类带入了微政治的全新时代。微政治不是传统的阶级政治,它是以网络传媒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力量嵌入并塑造的社会;是将普通人的日常事务纳入政策关切,从而带来治理结构转型的一场政治社会运动。微政治也对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变迁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46.
国家创新体系的涵义和作用 ;中国、欧洲、日美国家创新体系的回顾 ;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之建构 :一是思想意识形态体系 ,二是经济运行体系 ,三是政治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47.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potential of trade measures to induce more climate-friendly policies, 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lobal trade rules and the Kyoto climate regime. At the core of this interplay is the normative consistency of trade-related rules in the two regimes and any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 stronger clout of the WTO and its compulsory dispute settlement system suggest that issues involving competing claims would be referred to WTO bodies. Such bodies have so far been restrictive regarding the exceptions in WTO agreements to the general ban on embargoes and discrimination. The normative compatibility of the two regimes will also depend on their participatory interplay, specifically how they differentiate groups of actors as to rights and obligations. Non-members of WTO receive the least protection, and their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related trade measures is largely determined by their interdependence with states that consider employment of such measures. Among WTO members, the findings of a dispute settlement body would presumably differ depending on the status of the target under the Kyoto Protocol. A non-complier with Kyoto commitments would be more shielded than a non-party, because by joining the Kyoto regime a non-complier has exposed itself to regime-internal and less trade intrusive measures that should be exhausted first. A third dimension of interplay is linkage, or efforts to influence the regime interplay. To date there has only been moderate cross-agency coordination, but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s paid within each regime, including in the Millennium Round of trade negotiations, to the desirability of avoiding conflict between them.  相似文献   
148.
杨楠 《外交评论》2020,(3):69-93,I0003,I0004
网络空间军事化是指各国将网络空间相关的资源及技术持续投入军事和安全领域以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近年来,国际网络空间军事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各国先后通过一系列举措来完善网络安全战略规划,扩张网络军事组织体系,并在物理、应用和人文层面强化自身的进攻性网络行动能力。网络空间军事化对国际政治领域造成了较为明显的影响,网络空间威胁被"过度安全化","网络军备竞赛"提上日程,"网络恐怖主义"如影随形。为了应对这种复杂局面和态势,各国开始发展在网络空间的威慑能力,积极投入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制定,并致力于推动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由传统国内治理模式转向有限度的国际合作。探讨网络空间军事化及其国际政治影响,分析各国以及国际社会的应对方式及其限度,对于深入理解当前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现状及其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9.
政治内容的确立并不在于它的自我宣称,而是取决于由发出、运作以及反馈等因素和环节构成的生成过程。这个问题对于政治学研究和政治运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政治内容的生成同时也是一种功能实施的过程,预先设计的政治需要通过相应功能的运作和反馈才能获得、并体现出真实的或具体的内容含义;另一方面,功能实施需要相应的载体形式,不同载体承担着不同的职能或功能,并由相应的功能关系维系着政治的一般或常态运作机制。在政治内容生成的过程中,各种转换的主要根据都在于相应的实效反馈,也就是发出预设与运作效果的相互作用;然而从普遍性来讲,各种实效反馈对于政治内容生成的作用根据或运作机制,都在于专门政治与一般政治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0.
近30年来,台湾女性运动与思潮发展迅猛。特别在上世纪90年代,焦点一度从争取参政权、财产权等公共领域转入“私领域”,更多地关注女性的性欲和身体。这一发展,深刻地显示了台湾社会女性思潮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