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207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98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31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红头文件”违法之原因及对策论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景斌  顾颖 《行政与法》2005,(11):78-81
违法“红头文件”常以法律之名行干扰法律实施之实,已成为影响法制统一的一大隐患。违法“红头文件”泛滥主要是人治思想的体现,监督机关预防和纠正不力、行政复议范围的狭窄以及司法上无救济途径等诸多原因,使行政相对人面对违法“红头文件”的侵害有苦难言,在一定程度上又放纵了“红头文件”对法律的恣意冲突。本文试通过对“红头文件”违法原因的分析,找出相关法律对策,以期能对这一抽象行政行为走出困境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3.
沉默权制度一直是我国刑事诉讼领域炙手可热的话题,然而当前是否已经具备了引进沉默权的条件,在我国目前的“本土”环境下其能否有效运行,还需进行辩证的分析。如沉默权所要求的制度条件,沉默权的引进应该暂缓,沉默权与拒绝自证其罪的关系。同时提出了以拒绝自证其罪的角度设置我国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74.
在我国,劳动法上的“雇主”以“用人单位”代替且缺乏相应的雇主资格理论。若仅援用民法“法人”理论,则难以解释劳动法上雇主资格问题。本文认为,雇主资格的认定关键在于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通过对雇主与民事主体资格的比较分析,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构建了雇主资格的认定体系。同时,对非法用工主体这一非常态的“雇主”也进行了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75.
集资诈骗罪主观构成条件必须具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相关司法解释中推定依据存在不足。吴英的行为不属于"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或"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情形,不能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司法实践中,推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把是否存在逃避返还资金的行为作为推定的前置条件,还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资金用途、集资方法。  相似文献   
76.
侵害他人人格权获得利润,本为现今之普遍现象。但是如何处置此种不当获益,乃民法上之重大课题。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0条对此设有较为周全之规定,但未言明该请求权之性质,对其适用恐嫌不妥。因此,以批判的观点检讨现行立法及学说的规定,认为其实质上是不法管理制度,并认为其适用范围仅限于人格权受侵害之财产损失,不及于精神损害。同时明确其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明确其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及权益侵害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关系,至为关键。  相似文献   
77.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非法集资活动日益严重,大案、要案频发,且非法集资活动出现了区域性特征。一些地区和城市出现了几乎全民参与的、传销式的非法集资活动,并引发了多起群体性事件和暴力犯罪案件,严重危及了当地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当前非法集资活动呈案件数量逐步增加、新形式和新手段不断涌现、涉案被害人和金额持续增多的特点。全国各地对处置和预防非法集资活动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对成功处置非法集资案件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8.
应急管理的决策指挥机制分为先期处置、应急响应和应急结束三大流程加以规范。目前,北京已经建立起了独具特色的"三加二"应急管理模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然而,北京目前的集中式应急指挥体系与分散化部门权责之间存在着冲突,决策指挥机构间的权限划分不够清晰;在应急信息管理中尚存在着制度导向的误区,在应急决策过程中缺乏专家参与制度。北京城市应急决策指挥机制应当强化应急决策指挥机构的权威性,建立统一的应急信息平台系统;重构应急管理中信息公开的理念、范围和方式;建立和完善应急决策指挥过程中的监督机制和专家顾问的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79.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具有刑事审判程序、对物程序、缺席审判程序及无刑事定罪程序的法律特征。检察机关在该程序中作为公诉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其权力性质仍属于公诉权,同时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相似文献   
80.
重复供述的排除规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小剑 《法学论坛》2012,(1):110-115
如果能够证明初次供述涉嫌用非法手段获取,此后在合法的讯问程序下作出若干份相似的再次供述是否应当排除,是非法证据排除必须解决的问题。排除重复供述的标准在于非法行为与重复供述的联系密切程度,应当运用"五步排除法"权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