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0篇
  免费   258篇
各国政治   217篇
工人农民   315篇
世界政治   1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92篇
法律   2137篇
中国共产党   476篇
中国政治   1302篇
政治理论   563篇
综合类   326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610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601篇
  2010年   550篇
  2009年   573篇
  2008年   573篇
  2007年   669篇
  2006年   661篇
  2005年   591篇
  2004年   611篇
  2003年   498篇
  2002年   427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We identify and elaborate a conceptual distinction between capability for self-control and the desire to exercise it, and employ data from a city survey to explore the empirical viability of such a differentiation. Separate scales measuring ability and desire to exercise self-control both prove to be significant and moderately strong predictors of several measures of criminal/deviant behavior, showing independent, cumulative, and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s with each other. For some measures of crime/deviance, self-control capability is most effective when the individual's interest in exercising self-control is low but its effect is greatly reduced or eliminated when desire to exercise self-control desire is high. Combinations of capability for self-control and interest in exercising it prove to be particularly good predictors of the absolute level of misbehavior.  相似文献   
952.
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刺激了社会成员的个人欲望,调动了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但同时社会不良因素也使一部分人的需要过度膨胀,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产生了经济诈骗的犯罪心理。探讨这种心理形成的机制,可以为犯罪预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53.
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个人信用失范问题由于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全等原因日渐突出,严重阻碍着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加强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培育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是我国当前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54.
目的:观察麝香珍珠膏治疗体表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体表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麝香珍珠膏治疗,对照组予以凡士林软膏局部外用,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结果: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麝香珍珠膏对体表慢性溃疡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5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和1992年南方谈话前后,是邓小平理论发展史上的两个高峰.这两个高峰在指导原则、政治保证、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它们所达到的层次和深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56.
对滥伐林木行为追究行政责任时存在行政处罚的执法阻力较大,征收罚款的理论依据不足,行政罚款责任得来的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不当等缺陷.本文认为,应当恢复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合理分界的状态,行政责任必须退出且应当完全可以由民事责任发生作用的领域;应当对滥伐林木行为人追究惩罚性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957.
中国近代刑法学的诞生与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勤华 《现代法学》2004,26(2):12-20
在中国 ,虽然很早就诞生了刑事法律 ,也很早就出现了研究这些法律的律学。但在中国古代 ,并没有刑法学这门学科。近代意义上的刑法学是在吸收消化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刑法学的基础上 ,逐步诞生及成长的。本文分三个方面 ,试图对这一过程作一些描述 ,对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若干部代表作进行评述 ,并对其基本特征以及对中国现代刑法学的影响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58.
庄劲 《现代法学》2006,28(2):107-115
想象竞合犯具有多个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对其“从一重罪”处断不能实现罪刑公正。当一个自然行为蕴含多个危害行为的意义时,构成多个危害行为的竞合,其实质是危害行为的复数。行为竞合的概念,在理论上不仅可能,而且正当。想象竞合犯实质上是复数危害行为的竞合,该复数危害行为分别符合复数的犯罪构成,属于实质的数罪。应当对想象竞合犯数罪并罚,这不仅是其罪数本质的要求,也是罪刑法定、罪刑公正的要求。  相似文献   
959.
为了保证司法的公正和司法独立,排除公众舆论对审判的影响是必要的.然而,司法如何利用舆论延伸和强化其功能,并未受到国内学界应有的重视.耻辱刑的作用过程就是国家、犯罪人和社会公众之间关于刑罚意义上共通的符号传播互动过程,是国家对社会的法律和舆论的富有效率的双重控制,具有隔离、规范的确认和名誉恢复的功能.从身体刑到犯罪信息的公开披露是古代耻辱刑的现代流变形式.我国应明确规定向社会公布司法判决作为一种刑罚措施,并建立国家判决数据库和复权制度.  相似文献   
960.
犯罪是一种正常的消极社会现象,本质上是社会各种不和谐因素和矛盾运动的综合反映。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正,建设和谐文化,强化社会控制力,将犯罪问题控制在公众和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