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43篇
中国共产党   228篇
中国政治   178篇
政治理论   67篇
综合类   3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胡锦涛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归结了90年来所取得的三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上三者的统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伟大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内在逻辑相一致的理论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的一条崭新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而全面的阐述,对于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道路自信,自觉走中国自己的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3.
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确立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指出现代化既要立足于国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又要面向世界,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的现代化是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4.
马克思通过对宗教意识形态的批判,阐述了宗教意识形态的派生性和依赖性,并将宗教批判引向政治社会批判。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正确处理宗教与国家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作用,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相似文献   
105.
我校职业学院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应包括培养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增强信息挖掘能力、提高信息分析水平;提高信息整合能力、夯实信息评价功底;遵守信息工作职业准则、培养信息道德。我校信息检索课的授课内容,应包括信息检索的基础理论、计算机检索的基本方法、专业文献及其检索、信息的评价与整序。  相似文献   
106.
品德是人力资源的社会和精神形态,是一种无形的人力资源。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人力资源开发中品德开发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07.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认真反思后,将人民生活富裕的民生目标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点,并借鉴国际现代化发展经验,在全面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一目标的提出具有深刻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8.
中国谁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最早主张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但不是他最早在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湖南志士赵必振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 ,而最早以论文的形式阐明马克思主义的要点的是一代宗师马君武  相似文献   
109.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最为明显的特征。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只能积极应对。积极参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扩大开放,参与各类经济;借鉴吸收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向;不与任何国家搞军备竞赛,适度发展军事力量。  相似文献   
1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进一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回应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辟揭示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进一步提升了对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